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遗体怎成医院讨回欠费的筹码?

2008-01-24 17:04: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打工者郭玉良的妻子张桂梅因产后大出血死在了北京的北医三院,欠下了53万元无力偿还。医院便建议他将妻子的遗体捐出用作医学解剖,这样医疗费就可“一笔勾销”。而淳朴的郭玉良觉得,如果那样做,他将无法承担一辈子的良心债。由于这笔“交易”迟迟无法达成,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张桂梅就一直被冷冻在医院的太平间里,郭玉良想看她一眼都很难。

  说实话,看了这条新闻,我不禁为医院捏了一把冷汗:如果有人质疑,医院是在意识到家属无力承担抢救费用的情况下,为了使自己不至于“白忙活一场”,而故意不去尽力抢救,以便获得一具遗体来弥补损失,医院又该如何为自己辩白呢?

  死者的家属欠费,医院有权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追讨;而死者的遗体应该如何处理,则应该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完全尊重死者家属的意见(按照法律规定,只有死者的家属才有对死者遗体的依法处置权)。这是两个问题,一码是一码,应该分别处理,互不为前提,这才是法治社会下一个具有人道情怀的公立医院所应有的风范。

  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一个闻之令人鼻酸的细节:濒危的产妇张桂梅在听到要被送进收费很高的ICU 后,惊惶不已,无论如何不愿意去,“她打着滚,歇斯底里地哭喊,吐了两半盆血。几小时后,她精疲力竭,无力抗拒,才被送进了ICU。”

  ICU本来是一个挽救生命的地方,但在病人眼里,那里却成了一个比地狱还要恐怖的去处,死也不肯入内。为什么会这样呢?无疑是此前的人生经验提醒她:医院是绝对不会放过她的,欠了医院的债,从此就万劫不复了!那简直是一桩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事,所以张桂梅宁可选择死亡。而此后发生的事情,又证明她的预感是丝毫不差的——她不能入土为安,不能魂归故里,她只能长时间地躺在冰冷的太平间里,成为医院向他丈夫讨债的筹码。

  北医三院为自己的行为所做的全部解释,就是医院不是一个慈善机构。是的,医院固然不是一个慈善机构,但也不能是一个把收支平衡看得高于一切的商业机构,不能是一个不愿拔一毛而利天下的小商人,不能刻薄寡恩,浑身散发着铜臭气。暂且撇开法律上的是非不谈,医院之为医院,难道不应该有一点人道主义精神,不该有一点悲悯的情怀,不该有一点悬壶济世的心胸吗?如果这些都没有,或者认为这干脆就是一种负担,那就直接去开钱庄、开当铺得了,还开什么医院?

  医院没有了人道主义精神和悲悯的情怀,就等于没有灵魂,而一家没有灵魂的医院,就必然会成为一个比地狱还要恐怖的地方。在原有的医保体系瓦解,医改“不成功”,新的医改方案又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医院的确承担了一些在正常情况下本不应该由它单独承担的责任,但惟其如此,就更能显示出医院灵魂的高贵,然而北医三院扣住死者的遗体不放,强行要人捐献的做法,没有让我们看到高贵的灵魂,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冷酷无情的心。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