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民营医院成了后娘的孩子?

2008-01-02 14:30: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目前,摆在民营医疗机构面前的现实是,他们仍然是一个势单力孤的群体。深圳是全国民营医院数量最多,发展较快的城市。但据不完全调查,目前深圳市已开业的社会医疗机构中,30%盈利,30%持平,30%亏损,10%面临倒闭。“营利性医院亏本,非营利性医院却在营利。这种在外国人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在中国却是普遍的事实。”深圳市某私立医院的管理者告诉笔者。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开放,私立医院正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另一方面,多数私立医院却仍然举步维艰。是什么原因挡住了私立医院前进的步伐?私立医院的出路将在何方?

  民营医院请求摘掉“营利性医院的帽子”

  “今年深圳市卫生局召开的一次医生会议中,提出了‘一大一小策略’,号召人们‘大病进公立医院,小病进社区’。民营医院被排除在‘一大一小策略’之外。显然,这对我们是不公平的。”深圳某知名民营医院的负责人无可奈何地告诉笔者。

  同样是治病救人,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待遇却截然相反。这位曾经是某三甲医院的骨干医生,后转至深圳一家私立医院做管理的院长对于私立医院在医疗行业中的不公平待遇有着深切体会。他认为,扣在头上的"营利性医院"的帽子是阻碍私立医院发展的一个“绊脚石”。按现行政策,目前,政府根据医院投资渠道将其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其中由政府投资管理的医院为“非营利性医院”,股份制或民营医院为“营利性医院”。而广大人民群众多错误地认为营利性医院要赚高额利润,看病必定很贵。非营利性医院是不赚钱的,因此,既便是自费就医的人群也不加考虑地选择公立医院治病。“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政府不应该简单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来归类划分,而应该考虑它的公益性,最大化的利用资源,为社会大众服务。”

  让许多公立医院抱不平的是税收政策。公立医院不仅不用交税,还享有政府的财政补贴和项目补贴。而私立医院每年要向有关部门缴纳营业税。据有关人士透露,这些税费要占到医院总收入的20%左右。私立医院运行成本比公立医院高,还要缴纳各种各样的税收。况且,医院跟其他的行业不同,它需要大投入,需要慢慢积累病人资源扩大知名度。短期内是很难赢利的。“只有三年的免税期,对于创办初期的私立医院是不够的,至少要五年。”有人这样建议。

  医生的晋升制度也是私立医院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之一。深圳某私立医院的一位口腔科医生很庆幸自己曾在公立医院工作时就评上了主任医师的称号。“我所在的私立医院,医生晋升根本找不到途径,更不用说申请科研立项了。”没有公立医院同等的晋升制度和保障条件,让私立医院难以留住人才。而人才的流动性大是阻碍私立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深圳某私立医院副院长介绍,目前私立医院的人才呈哑铃状。受实力和品牌影响,私立医院的医生要么是从已经公立医院退休的老医生,要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手,很难吸引到公立医院中年骨干医生。当然,实力雄厚的私立医院除外。

  医生注册单一化不利于人才流动

  采访中遇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民营医院院长,他无奈地告诉记者,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可是,除了有一定诱惑力的薪水之外,民营医院在引进人才上就没有几张打得出手的牌。由于职称晋升和户口问题等几道坎的阻碍,中青年医生很少有人愿意来民营医院,所以民营医院常通过一些本地或外地大医院的优秀医生的挂职来解决人才荒。然而,根据现有的医疗卫生系统人事制度规定,医生只能注册一家医疗机构,也就是说公立医院的医生只能在本医院注册并工作,否则就违反了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外院的资深专家虽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往往只是每周来坐诊一次,难以从整体上提升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

  一位有影响的专家向记者透露,医生的单一化注册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不能让有发挥余地的医生充分发挥他的作用,不利于民营医院的发展。由于民营医院还未解决一些人才发展战略问题,导致很多医生都有后顾之忧,不去民营医院任职注册,但是民营医院的宽松发展环境又诱惑着他们,所以最终他们采取了走穴的方式。可这种“偷偷摸摸”的方法并没有使患者、医生、民营医院得到“三赢”的结果。所以应该允许医生注册2-3个医院,但是必须得到第一家医疗机构的同意,不得影响第一家医院的工作,这样医生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发挥他应发挥的作用,也有利于民营医院在人才上的流动,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在国外就是这样的,医生是社会人,并不是医院的人,他们并不固定在哪家医院,一个医生可以同时在几家医院任职。

  瞄准目标市场,狭缝中求生存在目前国内大部分私立医院经营举步维艰之时,也有部分私立医院凭借自身武器,在狭缝中求得一席之地。

  深圳市某私立医院的院长认为,私立医院必须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找到发展的出路。例如,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深联医院,由于他们周边的公立医院较少,目标消费群比较大,该院走的是“多发病和常发病的综合性医院”的路子。这样才能够有效利用这些病人资源,取得良好的竞争态势。有的私立医院位于市区,竞争对手如林,只有满足不同层次医疗需求的角色,走“高端、特色专科”之路才能找到立足之地。整形美容正在被大众消费者日益接受,消费需求量不断增长,公立医院很少把整形美容科作为主打项目,因此为私立医院提供了大量的发展空间。集中力量提高专业水准,打造特色专科之路,是私立医院的制胜法宝。

  有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后,私立医院还必须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诚信”是改变患者对私立医院存在的世俗偏见的试金石。个别私立医院由于急功近利而丧失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诚信地位,虽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却不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甚至影响整个行业在社会和患者心目中的声誉。因此,不少私立医院的经营者呼吁整个医疗行业必须自律。

  医疗机构从来都是公益性事业,制度设计中不应该把医院分成营利性的与非营利性的。制度设计上应该给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平等的待遇,让他们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而不是让私立医院去“捡剩饭”,去靠投机钻营挣钱。在国外,绝大多数私立医疗机构,都走高端市场,或者做特色的专科医疗。普通人到公立医院就诊,个别有钱人则到私立医院享受更好的服务。而在中国,大多数民营医院则恰恰相反,要么是捡普通综合类公立医院的剩饭,要么靠虚假广告招揽顾客。有钱人在公立大医院门前排队,而没钱人才去私立医院,那里的收费更低。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