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药行业:配送内功要与油价共同上涨

2008-08-26 11:1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配送企业的竞争力。油价的上涨对于大型医药企业的压力远远低于小型企业,对于利润高的新特药企业远远低于以普药为主的企业。优胜劣汰,用自然法则保护竞争力强的医药企业正是政府的心愿。因此,谁能够抵御住油价的持续上涨,谁就会成为剩下的企业,最终“剩”者为王。 
  如果没有油价的上涨,配送企业会不会就没有成本的思考?

  如果没有油料的缺乏,配送企业会不会就没有“燃眉”之急?

  油价的上涨促进了配送企业对未来生存压力的提前思考!

  进入2008年,随着世界油价大幅上扬,国内油价也大幅上涨,我们有理由说这决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面对一些地区相继出现“油荒”,中国医药企业的配送再也没有从前那么轻松,20%以上的运输成本增幅,让很多企业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此时此刻,这不仅仅是配送企业喊出的一句应对成本增加、克服压力的豪言壮语,更是很多企业恨不得早早喊出的一句心声。

  油价上涨之所以几家欢乐几家愁,关键在于各个配送企业的底气不同。底气足者在面临压力的同时,暗暗窃喜;底气不足者面临压力时似乎天将塌下来。而这个底气,就来自企业的内功。面对共同的成本增高,内功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显现得更加充分。笔者认为,配送企业不应一味地埋怨油价的上涨增加了自己的压力,因为即使没有这个原因,仍然会有其他的、隐性的原因使配送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只有在暴风雨后才可见彩虹,在持续的风雨后,能看到彩虹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作为医药配送企业,配送内功要与油价一同上涨。这是世界经济环境给医药配送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配送企业应从以下角度做到内功与油价共同上涨。

  优化管理,内部挖潜

  配送成本大体可以分为管理成本、运输成本、人员成本、仓储成本等,油价的上涨直接影响的是运输成本,而运输的直接成本又包括油料费用、装卸费、车辆折旧、各种税费、人员成本、第三方物流费用等等。虽然油价在其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毕竟不是绝对的。因此,在油价上涨的今天,配送企业应该认真地分析各种细分因素中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对于不可控因素,如油价、税费等,应该认真关注;而对于可控因素,通过优化管理即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而抵消油价的上涨。

  优化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增强内功的过程。要实现优化,配送企业可以从配送的信息化、配送的集约化、配送路线的科学化、增加调度的合理性、增加节油的措施、加强车辆的保养、压缩人员成本、成本和业绩挂钩、运用第三方物流分担压力等手段来解决。切不可心存幻想,等待天上掉“馅饼”,解决成本问题。配送的优化和成本的降低永远是配送企业自己的事。

  上协下议,“左右逢缘”

  常言道:开源节流。如果说优化管理、内部挖潜是节流,那么加强上下游企业的沟通,谋求理解和要求最大的合理利益就是开源。2007年,南京医药与外资企业热闹非凡的工商博弈就起源于药品的商业毛利与配送费用的不协调。

  虽然该事态平息的内部细节不得而知,但是一定是找到了双方都相对可以接受的理由。此事对于配送企业的启发在于,通过公司经营系统的整合,可以与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配送难题的方法。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对药品集中采购进行的试点和实施,药品配送权、配送费用、配送范围等对于很多配送企业来说自身难以改变,药品配送企业在配合改革中所做的贡献,政府心知肚明,面对油价上涨这个世界性的问题,寻求政府的协调和帮助,寻求行业内就利益链的划分发出共同的声音,寻求社会对配送的理解,不能说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上协下议,“左右逢缘”,对于医药配送企业来说已经有过成功的先例,关键看在油价上涨的狂流中,配送企业怎样走好这一步。

  科学配送,“剩”者为王

  在配送管理中,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是永无止境的。有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科学的配送。分析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现状发现,我们还处在兴起和发展阶段,与国外的医药配送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提高,科学的配送是配送企业内功的重要体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配送企业的竞争力。油价的上涨对于大型医药企业的压力远远低于小型企业,对于利润高的新特药企业远远低于以普药为主的企业。优胜劣汰,用自然法则保护竞争力强的医药企业正是政府的心愿。因此,谁能够抵御住油价的持续上涨,谁就会成为剩下的企业,最终“剩”者为王。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