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预计08年我国原料药出口总金额超过180亿美元

2009-02-18 09:4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据来自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去年我国前3个季度的原料药出口金额为148.7亿美元,加上第四季度的出口金额,预计2008年我国合计出口原料药总金额超过180亿美元。这也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医药工业所创造的最高单年份原料药出口金额。

  据来自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去年我国前3个季度的原料药出口金额为148.7亿美元,加上第四季度的出口金额,预计2008年我国合计出口原料药总金额超过180亿美元。这也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医药工业所创造的最高单年份原料药出口金额。

  从我国原料药出口数量可看出,过去几年具有国际市场主导性的大宗原料药迄今仍为国内主要出口原料药品种。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出口原料药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价格优势,因此,尽管欧美各国遭遇金融危机风暴,但有时候坏事会变成好事,因为金融危机反过来将会进一步促成外商寻求购买价廉物美的中国原料药产品的决心。

  抗生素类:

  棘白霉素、纳他霉素成新热点

  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工业盐、强力霉素和红霉素等老药在国外已很少或不再生产,因此,这类原料药有着非常稳定的海外市场,大多销往欧美发达国家及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国家。

  青霉素工业盐

  去年,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总量与上年相比略有增长,但出口均价反而比上年有所上升,全年出口青霉素工业盐总量大约有1.2万吨左右,预计今年我国青霉素出口数量将比去年增长。受国际粮食涨价因素的影响,国外的青霉素工业盐主要生产商其生产成本将比前几年上升不少,最终使得其在今年很可能会增加从中国进口青霉素工业盐的数量。

  四环素类

  目前,四环素类在出口数量上已压倒青霉素工业盐,从而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原料药品种,据统计,去年累计出口约1.4万吨。

  在过去10年里,国际医学界陆续发现四环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多新用途,使得四环素类并非像当初预料的会随着头孢类的崛起而走向衰落,反而仍在国际医药市场牢牢占有一席之地。加上我国有约1.6万~1.8万吨的巨大的四环素产能,四环素在今后几年仍将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原料药品种,其出口数量将继续保持万吨级水平。

  头孢菌素

  头孢类是国际医药市场上抗生素类的主导产品,其销售金额一直稳居抗生素类原料药的第一位。尽管国内头孢类生产厂家众多,但相对于青霉素、四环素等老药来说,头孢类原料药的产销数量在国内仍属于“小字辈”。去年,我国累计出口头孢类原料药近500吨,其中头孢曲松钠约占出口头孢类原料药的40%左右。

  去年我国出口头孢菌素的一大新亮点是:头孢克罗出口数量陡增。从性价比上看,头孢克罗还是相当好的临床常用抗菌药。且国内企业的头孢类原料药生产工艺已日臻成熟,不少技经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已差距不大。鉴于我国在头孢类原料药生产上的人力与成本优势,去年国外一些抗生素生产商已陆续在我国设立头孢类抗生素生产基地,生产出口用头孢类原料药产品。预计在今明两年我国头孢类出口总量将很快突破千吨级大关,并成为亚洲最大头孢类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

  抗肿瘤用抗生素

  抗肿瘤类抗生素也是我国出口的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类产品。在抗肿瘤类抗生素中,我国出口的只有阿霉素与表阿霉素,由浙江海正独家生产和出口,现年产量大约有10吨左右,出口数量占产量的80%,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发达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喹诺酮类(沙星类)

  我国基本上能生产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沙星类原料药的80%。估计去年我国出口沙星类原料药总量在3500~4000吨左右。环丙沙星出口数量最多,约占30%;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占沙星类出口量的20%;其他几只沙星类药物如氟罗沙星等在国外市场亦占一定份额。

  而棘白霉素、纳他霉素等新型抗生素成为2008年国际抗生素市场的新热点。纳他霉素为链霉菌发酵产品,国外生产商已失去专利权,去年我国出口纳他霉素数量已达1000吨以上。由于纳他霉素可作为一种强力抗霉剂广泛用于食品及药物,因此国际市场需求数量巨大,产品出口空间广阔。我国已有企业试生产棘白霉素获得成功,但由于国外厂商拥有专利权而暂时还不能出口。

  维生素类:

  天然维生素E和生物素炙手可热

  据国内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全国维生素原料药总产量已达28万吨之多,且年出口量逐年增长。2004年我国出口维生素12万吨,2006年为15万吨,去年尽管遭遇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冲击,但我国输往海外的维生素原料药估计仍有15万~17万吨。我国维生素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德国、荷兰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对东南亚国家的维生素出口数量也开始上升。

  由于在合成VC上拥有技术优势,去年全年我国共计出口VC约8万多吨,比上年增长10%左右,且出口价亦有所上升。此外,维生素E出口1.3万吨,B族维生素年出口合计亦有1万~2万吨。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不仅在大宗维生素原料药产品上拥有优势,就连维生素H和VB12等一些“小品种”维生素现在也能大批量生产与出口,表明我国维生素整体生产水平有了质的提高。由于维生素属于国际市场上的“万年青”,在海外拥有大批稳定客户,故维生素原料药产业的出口前景看好。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个别维生素产品会有市场波动,但总体出口情况良好。

  去年国际市场上维生素热点品种:一是天然维生素E,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供不应求,据悉,去年我国浙江省出口天然维生素E数量已达500吨,且出口价比合成VE至少高出60%以上;二是生物素,该产品因被发现具有治疗糖尿病等新用途,故出口增长空间巨大。今后我国应大力发展上述国际市场走俏产品的生产,以获取更高的出口产品附加值。

  其他热销产品

  肝素钠

  肝素钠的主要原料是猪小肠。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生猪饲养国,由此也成为肝素钠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肝素钠出口数量年均约70~80吨,占国际市场的50%。

  但去年初受美国污染肝素钠事件的影响,我国肝素钠出口受阻,去年美国和欧洲等主要肝素钠出口市场对中国肝素钠产品的需求开始减少,估计出口肝素钠原料药为前几年数量的60%。相信随着我国肝素钠质量的提高,今年我国肝素钠出口数量将会恢复到前几年的数量水平。

  胱氨酸

  去年胱氨酸出口量约达8000吨。国外对半胱氨酸(胱氨酸的分解物)这一保健产品需求量极大,有人认为,国际胱氨酸实际需求量可达1.5万吨。

  植提物类

  除传统大宗植提物产品如麻黄素、甘草提取物、青蒿素、水飞蓟素和银杏叶提取物等品种之外,近年来,绿茶提取物已成为增长较快的植提物出口新品种,估计去年我国绿茶提取物出口总金额已有数千万美元。其次,大豆异黄酮是我国另一增长较快的出口植提物产品,年出口金额也有上千万美元。其他出口数量增长较快的植提物还有贯叶连翘提取物和积雪草苷等一批西方市场畅销的产品。预期今年植提物类原料药出口数量和金额将比去年增长10%以上。

  综上所述,去年我国原料药大多数出口产品的数量不仅比上年增加,而且出口均价亦有所上升。展望2009年,我国出口原料药数量很可能比去年会有实质性增长。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