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新一轮并购改写商业格局

2009-04-09 19:1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有关医药商业领域并购的传闻一个接着一个。

  近日,天津医药集团有意出资数千万元入股河北省某区域型医药商业龙头的传闻再次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此前该公司还传出与多家大商业接触的消息。中国医药商业领域在沉寂和调整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相比前几年红红火火的联盟运动和跨区域扩张,这次医药商业热闹的性质更加一致了——大商业巨头四处物各地近年来崛起的区域型商业配送公司,对其进行兼并和收购,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商业资本对那些接近终端的渠道的吞并。

  这种现象前几年就开始出现了。先是南京医药在2007年7月击败数家医药商业巨头,正式入主徐州医药股份,进而将徐医股份旗下核心业务板块——依靠快配业务迅速崛起的商业新秀淮海医药收入囊中;2008年底又西进新疆,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重组协议。今年初,国药控股旗下一致药业将零售业务剥离后,重点在两广地区展开了系列收购行动,一下子整合了国控南宁公司和柳州公司,又收购了东莞东风中医药,喊出“布局珠三角二线城市,打造国药控股南方销售平台”的口号。

  新医改方案已经出台,这一轮商业收购热潮有着深刻的产业背景,很多并购本身也预示着中国医药商业新的发展方向。

  首先,随着快批业务在各地的迅速崛起,基本上改写了中国医药商业格局和终端布局。在市场化配送的零售和第三终端领域,区域性质的快批企业的话语权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并且大大缩短了配送价值链;二级分销模式的出现,对那些处于顶端的大商业公司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湖北九州通在挤入医药商业巨头行列的同时亦很快掉头向下,在各个区域市场布点,控制终端。可以说,区域化争夺,成为目前中国医药商业的主要竞争形态,各大商业巨头通过并购区域医药公司,展开了新一轮角逐。

  与此同时,由于业务模式全部集中在微利的医药配送领域,各地的快批和快配商业公司目前依然没有走出利润困局,很多企业仍处于还贷期,资金困局又催生了他们投靠大商业的冲动,双方的互补优势日益凸显:区域商业公司掌握着终端但利润微薄,大商业有很好的融资渠道,并且有城市医院配送的稳定利润支持,双方的重组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可以预测,随着此番并购热潮的展开,目前的中国医药商业版图将会更加清晰,几大商业巨头将由此迅速完成区域市场布局,形成新的势力范围。而大商业公司规模优势的进一步凸显,会使那些中小型商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这些中小商业的生存危机将会加大,很多公司将被洗牌,商业集中度提高的速度也必将加快。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