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药代表谈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2009-03-13 15:34: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领域风云突变,形势急剧恶化。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令很多行业遭遇“寒冬”,但我国医药行业却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领域风云突变,形势急剧恶化。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令很多行业遭遇“寒冬”,但我国医药行业却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日前公布的《医药行业2008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09年趋势预测》显示,2008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666.8亿元,同比增长25.7%。2009年,医药行业生产、销售有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我国医药行业整体效益良好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医药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其中一些出口型医药企业受到了影响,但总体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由于药品消费具有需求相对刚性的特点,目前,金融危机并没有明显影响消费者的药品消费及健康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的观点在医药界企业家中很有代表性。

  全国人大代表、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林奎也表示:“目前,在对医药行业做市场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记者在进行全国“两会”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医药界代表对未来我国医药经济的走向都表现出了这种“谨慎的乐观”。

  姜林奎代表说:“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命和健康产业认识的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在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医疗产业的增长往往在百分之二点几、四点几不等,而我们国家的增长已经达到了20%以上。”

  姜林奎代表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医药行业出口造成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份额较大的原料药上。

  姜林奎代表说,他掌握的数据显示,西方主流国家医药市场的增长率已经从10年前的两位数下滑到了现在的4%~6%。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受冲击较大的子行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药、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保健品领域,增速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体现在出口订单萎缩、出口价格下降、收汇风险加大等方面。

  3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布了《医药行业2008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09年趋势预测》。该文显示,2008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666.8亿元,同比增长25.7%。2009年,医药行业生产、销售有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据有关人士分析,对于医药行业,下一步的利好多于利空。首先,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医药行业的发展潜力较大。其次,医改方案即将出台,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医疗卫生体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将有助于压缩中间环节利润,降低药品价格,扩大药品市场容量,使普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人们更加重视健康,这将促进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投入。

  当然,不利的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人们的收入减少,非刚性支出减少,一些价格昂贵的保健品可能会出现销售额下滑;市场资金紧张,风险投资谨慎;由于国外制药巨头受金融危机影响业绩下滑,因此从中国进口原料药的数量也会减少,一些原料药出口企业可能会缩减产量。

  很多代表分析认为,目前,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自身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薄弱,自主创新的产品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匮乏,发展后劲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产业集中度低,赢利能力不强,多、小、散、低的局面尚未彻底改变,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创造新的社会需求。代表们认为,这将给医药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今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制药企业也掀起了并购潮。今年1月26日,全球第一大制药企业辉瑞公司宣布以680亿美元收购惠氏。日前,默沙东以411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收购先灵葆雅,合并后新公司的海外收入预计增加50%以上。有美国投资分析师指出,这将促使其他制药公司因害怕错过机遇而纷纷采取行动。

  很多人士认为,默沙东是为了应对自己的专利药品保护期结束后面临的利润源枯竭问题。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需求市场收缩使得一些国际企业把扩展产品线、控制成本和提升收益作为并购的主要目标。据悉,罗氏、赛诺菲-安万特以及阿斯利康等药企也均有一些收购计划。那么,国内医药企业又在如何盘算呢?

  全国人大代表、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有财,全国人大代表、珍宝岛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同华都认为,近两年,“马太效应”在医药行业已经显现,大企业间的整合、联合已经展开,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趋势必将更加明显。“我国有四千多家制药企业,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制药企业的销售收入并不高,未来,对医药行业进行必要的整合,对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会很有好处。”方同华代表说。

  对此,孙耀志代表分析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有可能被市场淘汰,竞争力强的企业优势将更加凸显。通过重新洗牌,优势企业的市场容量将得以扩增,优势资源的集中使龙头企业有实力进行自主创新、技术升级,从而增强整个医药行业的竞争力。”

  据姜林奎代表介绍,哈药集团最近3年通过资本运作的形式已经进入7家企业,包括工业和商业,同时还设立了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4个子中心,开展新药研发,在研品种有70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研发有5个。姜林奎透露说,哈药集团一年的销售收入为130亿元左右,去年和前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9亿元和1.7亿元左右,但这种投入和国际大医药集团相比还是偏少,未来要继续追加。

(责任编辑:杨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