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2009我国医药外贸发展趋势

2009-02-24 10:30: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一是我国医药外贸增长的总体势头有望在逆境中得到保持。近年来,我国医药进出口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出口增幅一直保持在25%~30%的区间,出口已步入快车道。

  对于今年的国际医药产业走势,业内人士均倾向于认为:这是自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是充满一系列挑战的一年。迫于形势需要,各国药企间将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并购重组;各大跨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将会相对减少,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将会进行不同价值链的组合与捆绑,开展新型的商业协作,使适销对路的产品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主流市场的医药商业模式恐将发生变化;欧美药企为节约成本,将会增加对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外包业务,并继续将投资重点进行转移。在今年我国全行业进出口大幅放缓的形势下,要预测今年我国医药外贸形势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但可凭借既已掌握的资讯把握其基本走向。个人认为,今年我国医药外贸主要有如下趋势:

  一是我国医药外贸增长的总体势头有望在逆境中得到保持。近年来,我国医药进出口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出口增幅一直保持在25%~30%的区间,出口已步入快车道。

  就具体产品而言,预计我国在传统大宗化学原料药上的优势将得以保持,特别是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氨基酸等产品出口有望继续增长。这是因为,在部分大宗原料药的生产方面,我国既有的气候、技术和成本的明显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短时间内不会遭遇过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此外,大部分原料药产品是作为下游食品药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其市场需求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据此,大宗原料药产品即使出现价格下行,但保持现有出口水平似不存在过多悬念。

  此外,医用诊疗设备和西成药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也会保持一定增长,尤其是我国企业在保持现有中小型医疗器械比较优势的同时,正迅速凭借更多质优价廉的高附加值医疗设备和技术加大对国际高端市场的开拓力度,打自主品牌、建营销网络将是越来越多企业的努力方向。

  二是医药产品进口有望扩大。我国医改新政将直接带动内需的放大,大量关键医疗设备与技术以及质优价廉的西成药、生化药等的进口量势必上升。此外,近年来,我国不少三甲医院进入设备更新期,对国外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将保持一定增长,预计全年进口可望增加。

  由于美元、欧元、英镑等货币贬值,国际能源以及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许多国外企业很可能通过低价方式向我国输出更多的产品与技术,以尽快实现资金回笼,确保企业的基本运转。而国内企业会借助这一机遇,扩大医药产品进口,用于产品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自主研发水平,为产业升级准备基础条件。

  三是中成药、保健品和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出口将会受阻。2008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出现了13年以来首次逆差,而这一现象很可能在今年延续,这主要是因为国际消费者对保健类产品的需求萎缩所致。不仅是中成药,一些相关保健品和康复、理疗用途按摩器具出口也会受到较大阻力。这些领域的企业可能较其他领域更能体会到来自金融危机的寒流。

  四是医药领域的贸易冲突将会加剧。首先,欧美国家会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对我国继续施压,不排除发生新一轮的币值之争,并导致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贸易战;其次,不少新兴经济体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对中国制造产品加以限制,故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很可能上升,如与巴西、印尼、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有关的反倾销案件近来明显增多即是佐证。此外,“三鹿奶粉事件”给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药品质量造成的极为恶劣的国际影响,再加上近年来“毒饺子”、“肝素钠”等案件连续曝光,形成不良的连锁效应,不少海外客户对中国产品的信誉心存疑虑,国外主要国家的药监部门针对我国产品的质量监管亦明显加强。

(责任编辑:杨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