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医药版块成最“牛”股

2009-01-16 21:0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元旦过后第一周,大盘在大幅反弹之后呈现小幅调整的态势,个股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政策大力扶持的高成长行业的生物医药个股继续受到主力资金追捧,医药板块更被机构投资者喻为“2009年度增长最为确定的板块之一”,走势相当稳健,涨幅一直靠前。
  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透露出的消息显示,新医改方案及5个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并有望于近期下发,盛传的“新医改方案将于1月份公布”的消息亦极大地刺激了市场热情。业界人士分析指出,从近期行业扶持政策密集出台的动向来看,医药板块后市仍面临交易性的机会。

  众多行业研究人士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尽管实体经济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在经济周期回落的过程中,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重点行业往往具备确定性的增长潜力,其中的优势企业更有可能脱颖而出,傲立于经济寒冬。而政策扶持倾向明显的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亦成为投资者深入挖掘的投资标的。

  普遍业绩预增

  2008年全年,上证指数下跌了65.39%,同期医药行业指数则下跌了45.5%。因此可见,虽然医药板块难逃随大盘起跌的命运,但与上证指数相比,医药指数还是表现出较强的防御性。由此,天相投顾撰写报告认为,医改实施后带来的市场扩容效应,将足以保持医药行业的高景气,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性,医药板块将继续获得青睐。

  Wind资讯亦有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两市共有554家A股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08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公司未过半数。但《医药经济报》记者发现,去年底已经发布2008年业绩预告的医药类上市公司普遍预增,且有部分公司下半年利润仍高于上半年。

  在医药板块预增的上市公司中,维生素生产企业以及疫苗相关产业预增幅度名列前茅。其中,预计全年净利润增幅达1000%及以上的有新和成、浙江医药,而东北制药预计增幅在300%~850%之间。

  医药类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普遍预增的利好,使得医药板块在2008年12月份机构资金净流入超过20亿元。根据TOPVIEW数据,2008年第四季度,基金流入医药相关板块的资金达到58.3亿元,恒瑞医药、国药股份等成了基金高度控盘个股。

  主力倾情追捧

  在市场强烈预期的“医改丰收”前景下,不少基金持续看好医药行业的防御性。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在其2009年策略报告中提出,对未来2~3年经济增长持谨慎态度,并且倾向采取防守策略。因此,在行业配置上,偏向于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的行业,以及受益内需拉动的医药行业等。据了解,2008年三季度末,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曾重仓华东医药,其旗下国富弹性和国富价值分别持有华东医药流通盘9.09%和1.21%。

  富国基金也表示,将继续关注医药行业,并作为基本配置。据了解,华兰生物、云南白药和双鹭药业都是富国基金持续关注的医药股。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富国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汉兴、富国天惠和富国天合三只基金合计持有华兰生物股流通盘的8.21%,当时市值接近5亿元。

  无独有偶,华富基金和泰信基金同样青睐增长相对确定的医药行业。泰信基金更明确表示可超配医药生物,并应关注医药商业和有创新能力的医药生产企业。据了解,泰信基金公司旗下的泰信策略和泰信优质2008年三季度末分别持有康缘药业流通盘的6.12%和1.97%。

  进入牛年以来,医药板块中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可谓牛气十足,近期持续走强,长春高新、紫鑫药业、天方药业、亚宝药业、武汉健民等个股均表现抢眼。

  据本报记者统计,1月7日医药板块净流入资金约2亿元,其中金陵药业、上海辅仁、华北制药、天方药业、紫光古汉、东北制药、通化东宝、益佰制药、三九医药、紫鑫药业、亚宝药业、中牧股份、金宇集团等均属净流入较大的个股。截至1月7日10点45分,申银万国的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小幅上涨0.39%,上海辅仁和天方药业更录得个股涨停。此外,金陵药业也上涨了8.26%,普洛股份、紫光古汉、诚志股份等也分别上涨5.62%、5.61%、3.68%。

  1月9日,医药板块继续保持强势,由双鹭药业领涨。

  密集政策利好

  据了解,新医改预期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生物医药即将受惠的两项政策性利好。有证券分析人士预计,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最迟将在今年上半年出台,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医药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行业长远发展构成重大利好。另外,科技部、卫生部等11部委共同设立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已经启动,支持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制药企业研发项目和新药孵化基地。该计划旨在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物、建立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对整个医药行业研发资源整合和推动产业向创新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而根据2007年发布的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生物产业被作为重点战略产业。按照规划,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而生物医药领域要重点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

  统计显示,目前医药板块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共19家,占行业总股本的19.6%,占行业总流通市值的54.5%,虽然这批公司占全行业的总体比重较低,却比行业中其他公司的财务经营综合能力强,可谓行业中的绩优公司。其中天坛生物和海王生物占有行业总股本的23.5%,为最大规模的两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而要达到“十一五”生物产业规划中所述之产业规模,未来必然还需要更多利好政策落地。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