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慢性疼痛困扰数亿人 专家盘点最折磨人的几种疼

2014-11-07 08:46:2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尽管我国还没有进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慢性疼痛的患病人数十分可观,光骨关节炎慢性疼痛患者便高达1亿。神经病理性慢性疼痛,若按国外8%左右的成人发病率计算,我国至少有八九千万这类患者。

  疼痛的感觉,几乎人人都有过。数据显示,全球成人慢性疼痛的平均发病率约为30%,这也意味着平均每10个成人中,就有3个被慢性疼痛困扰。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伤害,让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慢性疼痛困扰数亿人

  尽管我国还没有进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慢性疼痛的患病人数十分可观,光骨关节炎慢性疼痛患者便高达1亿。神经病理性慢性疼痛,若按国外8%左右的成人发病率计算,我国至少有八九千万这类患者。

  在国内,自1989年开始尝试疼痛门诊治疗以来,我见过太多被疼痛困扰的患者。他们跟我诉说,疼痛带来的难以忍受的折磨,以及对生活的改变。有些人疼得满地打滚、用头撞墙;有些人每小时都要忍受2~3次疼痛侵袭;有些人只能躺在床上,无法下地;有些人疼得整夜睡不着觉……疼痛让他们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感觉生活无望。而与之并存的,是很多人对慢性疼痛的认识度有待提高,我国的疼痛科学也需要进一步发展。

  如果疼了1个月以上仍不见缓解,就属于慢性疼痛。不少人以为疼是疾病导致的并发症,有病肯定就会痛,病好了自然就不痛了。这种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现代疼痛医学研究发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会导致人体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植物神经紊乱等改变。严重时还可导致“中枢敏化”,

  也就是俗话说的“把脑子疼坏了”,即使没有外在刺激,大脑也有疼痛记忆,会感觉疼痛难耐,或耐痛力下降。

  近些年来,国内外主流医学界一直呼吁,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需及时治疗的病,它既可以是由其他疾病导致的,也可以是独立的或与原发病并存的疾病。比如癌痛,不少患者在癌症治愈后,比以前疼得还厉害,这可能就是因为癌症如同扳机一样,“扣发”了疼痛开关,引发了新的疼痛。

  这些疼痛最折磨人

  疼痛的种类非常之多,表现也各异。不过,大体上看,慢性疼痛可分为三大类,它们也恰恰最折磨人。

  颈肩腰腿痛这是最常见的疼痛,主要包括骨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骨关节炎多折磨中老年人,常因劳损、退化引起。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70%~80%,我国约有1亿骨关节炎患者。年轻人则常被颈椎病、肩周炎等困扰。

  神经病理性疼痛。这几乎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撕心裂肺、刀割般的疼痛,疼得老人嘴唇发紫、浑身发抖、牙齿紧咬”是一位网友对他外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描述。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疼起来要命”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它指的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疾病所直接引起的疼痛,可能是无缘无故的自发痛,也可能是轻轻碰一下就能痛一周的“痛觉过敏”,甚至是连穿衣服都会痛得受不了的“痛觉超敏”。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不是单纯的疼,它对生活的影响往往是多维的,很多人因此睡不好吃不好,焦虑抑郁。

  癌痛。癌症已是常见病,数据显示,在新发癌症病人中,约有1/4伴有癌痛,75%的终末期癌症患者会被癌痛折磨,但我国只有30%~40%的癌症患者获得正规的抗痛治疗。目前,“抗癌”+“抗痛”已成为国际肿瘤治疗界的主流,研究发现,这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让癌症患者走得更远更好。

  三大误区最常见

  在门诊中,我发现,很多患者对疼痛存在误区,以下3种最为常见:

  强忍着痛。“忍”是很多人应对疼痛的方法,哪怕他们疼得睡不好、浑身冒汗。但“有病就会疼,等病好了就不疼了”的想法应该淘汰了。急性疼痛是症状,多数疾病好了疼痛也会消失。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要当疾病去及时治疗,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胡乱止疼。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几十万人因滥用止疼药丧失生命。如果只是偶尔的牙疼、胃疼,没有相关疾病,吃点止疼药关系不大,但如果吃了还不见好,就应及时去医院。只要是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引起的疼痛,哪怕是偶尔疼,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临床上,就有因牙疼吃止痛药吃出胃出血的患者。还有些患者用理疗、热敷等方法止疼,如果有效可以坚持,若连续几周仍不见效,则应尽早更换治疗方法。

  治也无效。如果时间倒流回三四十年前,在疼痛面前,很多时候医学确实无力。但现在,专业的疼痛科医生已经有了很多消灭疼痛的“武器”。目前,止痛药有几百上千种,疼痛科医生对它们的适应症、禁忌症了如指掌,能为患者找到获益最大、损伤最小的药物;微创介入技术的进步为疼痛治疗带来了卓越的疗效。以脊柱关节疾病为例,就有选择性神经阻滞、神经根脉冲射频、硬膜外腔镜及椎间孔镜技术等诸多手段。通过综合性治疗,一般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治愈疼痛。

  要把疼痛当病治

  疼痛,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已被列入“第五大生命体征”。出现呼吸急促、高血压、发烧等问题时,我们往往会高度重视,对疼痛却表现出强大的忍耐力。面对疼痛,大家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

  5类疼可考虑看疼痛科。如果是急性剧烈疼痛,应第一时间到相关科室就诊,如胸痛到心内科,腹痛到消化科等。如果是疼了1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则可选择去疼痛科接受诊疗,主要包括以下5类:1.颈肩腰腿痛,包括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网球肘腱鞘炎等;2.各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残肢痛、幻肢痛等;3.原因不明的疼痛;4.癌痛,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或完成后均可进行抗痛治疗;5.血管、管道痉挛栓塞引起的疼痛。

  学会说疼。在描述疼痛时,一定要详细告诉医生:我疼多久了?多长时间会疼一次?是怎么个疼法,是针刺、刀割、撕裂、火烧,还是麻胀般疼痛等?什么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或缓解?疼痛时有无头晕、恶心等其他不适?针对大夫的问题,将疼痛描述得越准确越好。

  别把急痛拖成慢痛。疼痛不是忍忍就能过去的,我们不会因忍痛变得更皮实,只会变得更“脆弱”,变得越来越不耐痛。有疼痛一定要及时治疗,千万别把急痛拖成慢痛、简单的疼痛拖成复杂的疼痛。

  多活动能防痛。生活方式的调整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等没多大效果,但对最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则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大家应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预防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秋冬季,骨关节炎患者需注意保暖。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文作者为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神经病
擅长神经病专家更多
  • 马宇鹏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张掖市名中医,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张掖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掖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掖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张掖市健康教育巡讲专家、张掖市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原张掖市中医院省级中医重点糖尿病专科学科带头人、糖尿病专科主任。从事糖尿病、心脑肾病诊治工作26年。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消化系统、心脑血管、肾病等内科疾病,尤其擅长于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等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在糖尿病的诊治方面采用糖尿病常规及达标治疗,糖尿病双C强化治疗,糖尿病中医特色疗法。以“糖尿病精细化、个体化诊疗”为特色,根据病人病情,针对个体制定“科学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诊治方案,取得良好的疗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眩晕、脑梗塞、脑出血、中风后遗症、失眠、冠心病、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风湿性关节炎都有很好的疗效。主持完成科研课题7项,并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及学术会议发表交流论文30余篇

  • 王松清福州市第二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肩周炎、网球肘、狭窄性腱鞘炎、腰腿痛、头痛、颈肩背痛、肋软骨炎、跟痛症、骨性关节炎等全身软组织损害所致的慢性疼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纤维肌痛症、红斑肢痛症、幻肢痛、末梢神经炎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顽固性呃逆,不明原因的全身痛。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