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连锁药店专家深析药房自有品牌利弊及发展趋势

2009-07-29 11:14: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自有品牌高利润的背后会给行业带来哪些推动作用,药店本身会承担哪些风险等是现在药房老板们探讨的一个热点。为此,39健康网记者采访了专业做连锁药店数据监测及药店咨询的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副总经理肖明超。

  第四,接下来还有一个趋势是大健康服务中心的概念。目前药店提供的服务相当有限,但是消费者对此的需求却很大。现在的药店服务,仅仅局限在称称重量,或者办张会员卡,况且还不是所有的药店都可以办会员卡。

  对未来中国的医药的发展来讲,从社区的发展来讲,在国家实行慢病预防概念下,健康管理要具体到社区、到居委会、到人。谁在第一时间掌握药店附近几千人或者上万人购药等相关动态信息,那将会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东西,中国药店一定要为消费者提供和健康管理有关的服务,消费者是愿意付钱的。比如说为他办一个会员卡,可以为他提供测血压,建立一些健康档案,定期的提供健康咨询等知识;和医药企业合作,办一些健康的讲座,消费者是愿意去接受的。

  从需求来讲,整个药店未来是一个健康中心的概念是一个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增值健康服务、健康管理的一个平台是一个趋势。

  第五,网上药店的发展趋势。肖明超讲到,如果看的更远一点,连锁药店很有可能会在互联网上有一些发展。网上药店,医药的电子商务,目前已经有金像大药房已经获批。但是国家还没有完全放开政策,因为还涉及到药品的安全问题。但是如果会员制可以实行的话,那么在未来互联网也可能会实行,因为未来的消费群是80和90后,这是互联网的一代,现在传统的终端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已经形成网上购物的习惯。如果网上购物的安全有保证、产品质量有保障,在这个前提下,互联网药店会是一个新的趋势。

  虽然网上药店是一个趋势,肖明超认为,开网上药店在当前情况下还是有很大的阻碍,比如说维生素,据调查,消费者到网上只去看其说明书、副作用等,并不通过网络购买,而是到实际的药店去买。所以网上的药店不单单是一个药店,也应该是有社区功能,有很多服务理念可以做。

  单体药店、小药店未来发展趋势及生存出路

  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调研发现,对于小药店和单体店来讲,其弱势主要表现在它整个运作成本等各方面费用都要比连锁药店要高,反应速度也跟不上。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来讲,消费者对品牌很信赖,不仅仅是药品品牌,对药店品牌也很信赖,会认为某某连锁品牌药店的药就是好的、值得信赖、觉得安全,这也是小药店和单体药店所缺乏的方面。所以在未来出现大规模连锁药店下,一些单体店和小药店的发展之路会比较艰难。

  第一个可能性是被兼并掉。第二个是发展一些细分的差异化的药店。因为连锁药店的经营品种,有百分之五十以上连锁药店的品种有五千种以上的,但是五千种以上不见得是所有都是消费者需求的。所以,小药店或者单体药店要生存,就得做特色,比如就专做做养胃有关的,肠胃有关的,专把某一块市场做到城市最好的,替代不了的,并且附加一些相关健康服务会更理想。在大药店没办法做的如此精细、必须满足更多客户的情况下,这种差异化经营是小药店和单体药店发展的一条出路和经营方向。

  在单体店和小药店发展差异化经营时,可以选择和中医结合。国家已经明确强调要发展中医药产业。因为中医药发展里面有很多和健康服务有关的,中医都是讲预防的,讲健康生活方式的、讲怎么调理。如果单体药店和小药店能做出以中药为服务理念的特殊健康服务,那么就会有市场,就会有独特的生存空间。

  发展自有品牌的比例在20%左右最理想

  据调查,很多消费者在信任药房品牌的同时,也会认可药房的自有药品品牌,但是在药房中自有品牌过大时,消费者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阻碍,药房本身在品牌价值上也会承担巨大的风险。

  首先,药房卖的是一个终端品牌,做自有品牌之后就变成在做一个零售品牌,所以药店在发展自有品牌时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同类型的药厂不愿意跟你继续合作。因为说你跟他做同类型的药,对药厂来讲肯定是有冲击的,那药厂就会考虑是否愿意继续跟你合作。第二个是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药店发展自有品牌实际上是品牌发展的延伸,所谓品牌延伸就是一个零售品牌,变成一个产品品牌。消费者在接受的过程中就是有一定的障碍,这个障碍对消费者来讲卷入度非常高的,比如说维生素区别不太大,谁家都一样,这种成熟产品可能消费者没有太大的反应,可是如果是一些药效差异很大的,药房在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更加慎重。

  其次,发展自有品牌比例不宜过大。比如说屈臣氏,在做这个自有品牌的时候做过很多分析,屈臣氏不是在简单的贴其他厂商的品牌,不是简单的人有什么我就做什么,也不是所有品牌都去贴牌。在一定的零售店里自有品牌和其他的品牌要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大,如果整个品牌都是自有品牌的话,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消费者是接受不了的。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数据分析,肖明超认为自有品牌占所有品牌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最理想。

  相关链接:肖明超:从快克与小快克的品牌嫁接谈中国医药广告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尽在产经频道!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