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谭勇:医生集团的风口 会在黎明前摔死吗

2015-09-20 13:09:36E药经理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医生集团,十年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两年前我们开始在不同场合听到这四个字,2015年瞬间爆发引起全社会关注。医生集团的出现,是我们捕捉到的一个风口?还是将化作下落不明、无足轻重的一段历史?是昙花一现还是会落地生根?是尚在黎明还是会走向衰落?

  此刻,我们心花怒放、心潮澎湃,因为我们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将我们归属到了这样一个群体和逻辑当中:“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他们找不到时,就亲手创造了它。”我喜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希望我自己是这样的人:有反叛精神但以结果为导向,基因中有较高的智商,人性中有光辉的理性,从长大到强大,从强大到孤独,从孤独到合作。

  医生集团,十年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两年前我们开始在不同场合听到这四个字,2015年瞬间爆发引起全社会关注。

  杏香园的沈法荣院长在杭州绿城医院5楼导管室边的休息区神秘而沉稳的告诉我们:他要做医生集团的集团,而所谓的用户将越来越不值钱;自称是"院士父母遗传基因变异"的数字化医疗意见领袖郑杰在他那别具一格但略显拥挤的树兰医疗总部腼腆而深邃的向我们描述:基于机制、技术、学术三大创新的未来医院就在眼前;引爆体制内医生创业的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在北京阜外医院旁边的肯德基里就医生集团的历史络脉言之成理、如实不讳,从医生经纪到医生集团,大家医联迭代不断;哈特瑞姆创始人刘兴鹏说,他正在构建一张大网,基于分级诊疗和多学科合作的商业模式既独树一格又顺势而为……

  除了这些,三十多位医疗投资者接受了采访,当中包括互联网医疗观察者,医生院长们,倾听他们对医生集团的研判。

  对于医生集团的发展趋势,我们从来都不会局限于自己有限的视角和调研,所以我们看到,听到,想到的是繁杂而清晰的提问:医生集团的出现,是我们捕捉到的一个风口?还是将化作下落不明、无足轻重的一段历史?是昙花一现还是会落地生根?是尚在黎明还是会走向衰落?

  “我们能够相信什么,能够研判什么?”

  用行动而不是用道理去跟人交流。这样的人,才是迈向成功的人。医生集团的发展有三个历史节点:一个是万峰,一个是张强,一个是孙宏涛。万峰开历史先河但成为先烈,后凤凰涅槃;张强走出体制,依靠天时地利的个人品牌和对商业模式的精准把控修成正果,但难以复制;孙宏涛融资千万,引爆体制内医生创业,此后医生集团遍地开花、热火朝天。

  如果单纯的从科斯“交易成本”理论解释医生集团出现,即公司或类似联合体的出现,能有效化解各项交易成本。只要能采取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就能成比例地增长。分工与交易成本两大因素是公司集团存在和发展的最大理由和驱动。

  如果仅仅是上述逻辑,在目前国家办医为主体的情形之下,那么中华医学会,或者各个地方卫生计生委乃至国家卫生计生委应该是规模空前绝后的医生集团。而实际情况是,各类优质和平庸的医疗机构在现有的行政管制之下,医院之间,医生之间的流动与协作没有建立。也就是说:政府办医院,政府给医生发工资,政府为医疗结果买单,这件事情看上去政府完全有医疗资源调控主导权和调控能力,理应在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上完美调控。而现实结果完全相反,在过去的行政管控之下,医生没有流动,医院之间越来越独立而不是合作,医疗资源不是有效配置而是重复和浪费。

  在事实面前,我们看到国家层面的决心,行政主管机构连续发文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在今年短短数月之间,医生集团之所以井喷式爆发,正是因为政策松动的大趋势,加上资本对这一医疗商机的敏感捕捉。投资者普遍认为:过往的互联网医疗一直都在医疗的外围打圈圈,没有接触、或有效驱动医疗的核心医院和医生的参与。而医生集团的出现,直捣黄龙,让医生难以拒绝。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翻盛景:百万医生重启一种全新的执业方式,飞动壮阔、汪洋浩瀚。最优秀的医生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年轻人被快速培养,开云见日、百川归海。患者获得准确及时的诊疗,而不用跑遍大半个中国去睡在医院外面的马路上,医患之间相知有素、拈花微笑。

  医生集团的出现,将让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加清晰,将冲破现有医院人事制度和医疗支付制度,其核心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解决医生价值的市场地位。政府养不起所有的医生,微弱的工资也无法驱动医生价值释放,最致命的是旧有医保支付制度某种程度是一个让医生变坏的制度。

  我们坚定的相信,医生集团的发展对医改这个我们改了很多年而仍然用“它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来搪塞世界的擎天工程具有居之不疑的强影响。我们的各项改革不要像过去一样在医院和医生的外围打圈圈,而是要旗帜鲜明、毅然决然。只有医生这个医改中最大的利益方和执行者的改革动力充分,只要医生集团流星赶月、生生不息,我们可以畅想,医生集团将成为医改胜利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这颗定时炸弹还没有完全爆炸”

  人类的一切作为可归结为大小发明家的创造和其余人的模仿。个人指出道路,确定模式。模式之间的竞争即是世界的历史。医生集团无论如何井喷,毕竟是刚刚破土的嫩芽。与钢铁长城一般的公立医院,与历经沧桑的少年——民营医院怎样合作怎样竞争怎样取舍?是横在医生集团当下最现实的问题。

  尽管理性告诉我们没有高估医生集团的历史价值,但其高山水长的预期必然是一条山高水险的漫漫道路,历史要求这个新生的群体:除非你有勇气到达看不到岸边的地方,否则你永远不可能跨越大洋。

  在筹备“中国医生集团大会”前期,面对我们所有的访问对象,我总是要问他们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你认为医生集团的发展会不会夭折、停滞或者不温不火或者快速前进?医生集团如何获得患者?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根本还是在后一个问题。即在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里,你如何接触市场如何获取客户。

  这是最直达核心的假设:只要每个自由执业的医生有足够多的患者,他们将抛开一切后顾之忧。而现实恰恰是就算一家知名公立医院新办一家合作医院,或者一位知名学科主委医生到外地坐诊,均难以获得患者。在传统的路径中,积累患者是在特定地域,就医低频的情况下医患之间通过长时间互信获得的。一个更加糟糕的现实是:医生仅有的微弱品牌目前仅局限于医疗领域内医生之间,医生在患者中的品牌微乎其微。就我们热议的医生集团这件事而言,公众知晓度或者公众关心程度也是不知所以。如果说医生们都不敢走出来自由执业,如果医生集团只是医生自己自娱自乐,那么医生集团这件美好的事情将无法持续,它将很可能在黎明之前被摔死于风口。

  在憧憬和忧思之间,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集合各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行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资源的出资源,有平台的出平台,有想法的出想法,于是集合了医生集团、医疗管理服务机构、投资者、医械药企、学者、观察者、媒体、互联网医疗、协会、政府卫生管理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在两个月时间之内我们筹办了规模庞大的医生集团千人大会。我们冀望,移不动的移动医疗能够与医生集团深度融合,能够去改变旧有的医患路径;医保支付能够与医生集团深度融合,医患之间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必须要转化为代理关系,重视健康管理。我们一起来思考,如何让公立医院、让患者、让家庭健康,让各方力量都能够在医生集团发展这件事上成为积极的推动者。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身处于风口当中的人,总是与挫折和嘲笑相伴。我们会感到痛苦和害怕,但是请相信:在焦虑和恐惧中偏偏会有某种稀罕而又持久的乐趣诞生出来。

  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就算是面对最悲观的不行动者,我们也会注意到:那些声称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人们,他们在过马路之前也会停下来看看有没有车在过。请相信:对于一个有未来的人,这个世界早就为你准备好了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

  万众创业下的医生集团到底能火多久?

  医生集团:一群青春叛逆期医生们的逃离?

  廖新波:医生集团大会将推动多点执业走上新台阶

  张雁灵:自由执业不容易 应继续给医生松绑

  医生大V们的下午茶:愿做个有温度的人

  任晋生:医生集团井喷背后是医生创业梦的释放

  医生集团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又如何+互联网?

  引爆趋势:制药产业点燃热火朝天的医生集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