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精准医疗“十三五”规划》,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海上丝绸之路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布局百家精准医疗医院新闻发布会”于2016年7月30日下午2:00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全国布局百家精准医疗医院新闻发布会
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国家卫计委原副主任陈啸宏,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原副局长周军,国家卫计委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高燕婕,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负责人、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等来自全国各地210余位专家学者。
会上詹启敏院士做了关于中国精准医疗发展战略需求和目标,得到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詹启敏院士指出:精准医疗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治疗与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詹启敏院士说精准医疗的重点不在“医疗”,而在“精准”。从基因科学的历史使命——“人类基因组计划筹备”开始,“基因组学”的概念就被生物系统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
中国在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2006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得到了国内、国际的医学界认可。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妇科等医学领域。其目标是通过合理资源调配、全流程的成本调控,获得效益与耗费之比的最大化。精准医疗相比传统经验医学有了长足进步,可以通过将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等先进的现代技术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经验整合在一起,大大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手术中实现“该切的片甲不留,该留的毫厘无损”,在保证精准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
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精准医学”的概念,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又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美国财政预算计划在2016年拨付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等机构共2.15亿美元用于资助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
我国2015年科技部召开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 ,成立了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共19位专家组成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并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
今天,精准医疗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这说明国家已经把发展精准医疗已经纳入到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之中。所以,大力推动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加大在全国设立精准医疗医院的实施力度,对提高疾病诊治水平,惠及民生与国民健康;推动医学科技前沿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发展医药生物技术,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形成经济新增长点,带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普惠医疗的创新之举!
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海上丝绸之路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采取建设、并购、重组的方式,在三年内完成全国百家精准医疗医院布局,实现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
“扫一扫”分享
电话:(+86)020-85501999-8802
E-mail:LT#mail.39.net
电话:(+86)020-85501999-8623
E-mail: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