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从中医视角解读青少年心理问题

2022-09-08 14:05:28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摘  要:群众对青少年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指标,青少年所要面对的挑战和挫折逐渐多样化,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与疾病的概率也逐渐提高,现代社会对情志医学的需求日益凸显。从中医视角解读青少年心理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知识储备日益丰富,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而在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逐渐成长的同时,同样会接受到当今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群众对青少年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指标,青少年所要面对的挑战和挫折逐渐多样化,因此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与疾病的概率也逐渐提高,现代社会对情志医学的需求日益凸显。

中医学对由情志问题所产生的的疾病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中医在情志医学上的经验历经了千百年的沉淀、积累与检验,逐步形成了中医情志理论,在中华民族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健康理念、医学目的、治疗方法及评价标准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医学情志论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医学、心理学知识及中医各学科知识精华的现代中医学理论,它充分体现了着现代中医“形神合一”思想的一个整体概念,与中国当今古生物系统——心理——情志社会医学模式的巧妙结合恰合。因以其擅长的身心和谐共调治术能在各种情志疾病疑难杂症的综合防治工作中尽显优势,在情志疾病发病率日趋升高的今天更加凸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中医学情志学说理论的理论基石之一是《黄帝内经》,它是目前中国大陆现存的早出版的中医学经典基础理论书籍。书文中作者不但提出利用传统五行理论可以直接把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各种情志活动划分归纳为五脏的所谓“五志说”,还提出了包含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在内的“九气说”理论,系统全面地分析介绍阐述了各种情志活动致病机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各种情志活动护理常见病证时的主要预防治疗措施等等,是后世情志理论发展的基石。

中医认为青少年适度的情绪波动有利于其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发展。《黄帝内经》认为,人类正常生理的一些心理变化与规律精神活动主要是指有利于人体脏腑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对我们防治各种疾病、维护身体健康都是非常有利而无害的。若过度的心理反应超过了正常心理应激能力,而青少年个体本身又没有足够的移情易性的能力,就可能致使青少年心身疾病的产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生乃不固。”

同时,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的物质,气机则是作为对人体脏腑功能基本形式的概括。五脏精气运化动能应答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形成的生理反射而能形成的情志,五脏精气含量丰富,内脏功能相互协调,即是体现出了人体正确合理的生理情志反应。而诸于人体脏腑功能的协调,对“脑神”功能的协调统帅也有着其关键意义。五脏精气都在所谓“脑神”的统帅控制之下才能对各种外部的刺激信号进行应答,显示表现出各种情志反应。气机紊乱是情志致病的关键病机,且在情志致病过程中,由于情志刺激不同,机体内部表现出的气机变化各异。如《素问举痛论篇》所言:“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即影响青少年心理问题并产生疾病的主要因素是气机的紊乱。

要治疗青少年青春期易发的心理问题和相关疾病,需从五脏精气的调理着手,“以生喜怒忧思恐”,促进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

临床实践观察可见,青少年易发郁证、哮证、脏躁、癔病等证,在中医情志治疗下,可使患者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情绪得以改变,可助疾病较快好转。所以,青少年患有心理或相关疾病之后,要及时调摄情志,舒畅气机,既可以协调机体内的环境平衡,使脏腑气血功能得以逐渐恢复,又可以积极主动及时地配合药物治疗,从而解决青少年心身疾病。

在针对于青少年心身问题的调摄情志、舒畅气机的问题时,中医药与针灸疗法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青少年易感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郁证,常常表现出情绪不宁、心情抑郁、胁肋胀痛、胸部满闷,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或易怒易哭等症。郁证发生主要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有关。一般来说,气郁、血郁、火郁主要关系于肝;食郁、湿郁、痰郁主要关系于脾,六郁病变,均属实。其中,若进行辩证论治,肝气郁结血瘀之病证也可酌情选用复方柴胡活血疏肝止痛散进行治疗,此方主要由复方柴胡、新会陈皮、川芎、香附、芍药、枳壳、炙制甘草等组成。方中的柴胡主散能升,长于行气疏导肝气郁结,舒展脾胃气机,兼能引寒凉诸寒药气入胃肝,诸味药气共凝成一味舒脾肝血和肝胃止痛之要药,共振奏其行气活血疏肝、和胃血行止痛行气之大功,为中医治疗慢性肝气过度郁结证的代表方,有效缓解青少年易感的郁结之气。同时,郁证可选取适当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并结合心理干预以控制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作。一般选取内关、神门、后溪、三阴交等穴位。根据具体症状,随证加减治疗,如伴上肢抽动者,配曲池、合谷;伴下肢抽动着,配阳陵泉、昆仑穴进行治疗;伴喘促气急者,配合膻中穴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青少年患者诉说的病因,分析病情,将患者内心思虑的焦点转移分散,从而解除思想负担,稳定情绪,达到调整气机,使患者精神内守。一般建议青少年多参加社会活动,体育运动,增加业余爱好,充实生活,改变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本。此外,青少年常见的网络成瘾问题,也可采用耳穴压豆与针刺加以心理干预进行治疗,解决青少年教育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当等问题,有促进了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心理问题影响了其健康成长的进程,有效缓解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中医情志理论在其中将产生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临床实践也将进一步发展。(作者:济南七贤社区国医堂主任 石雨鑫)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