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改 又一张空头支票?

2009-04-14 15:2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经过三年的反复论证、修改和征集社会各界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终于在4月6日正式推出。

  经过三年的反复论证、修改和征集社会各界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终于在4月6日正式推出。对于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新医改方案,有人欢天喜地地总结为:公益回来了。全民享医保,药价会大降,看病自付少,也有人用“专、绕、涩、大、空”和内容难懂,需配说明书表明了不满。新医改究竟有没有令人揪心之处?很多人并不愿意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过,对于新医改方案中种种模糊不清、思路不明的规章制度,这会不会又是一张令人空欢喜一场的空头支票确实值得每个人凝神思考。


  市场化导向能否被扭转?

  不久前出炉的新医改政策读起来并不算浅显易懂,但是,很多人都从字里行间读到了这份方案所表明的决心——坚决和“市场化”说再见。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选择了市场化、商业化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随后,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药品费用上涨过快,医疗资源向大城市和大医院集中,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匮乏、技术薄弱等问题的出现,“看病难、看病贵”成了困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即使是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公立医院,到底应该姓“公”还是另有答案,在原有的医改方案中也一直定位不清。政府没有在监督机制上足够重视透明化问题,公立医院也没有把“公益性”这三个字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反而以获利性作为自身追求的主要目标,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之前几十年里,医改中最不成功的地方之一。

  于是,在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中,扭转之前屡遭诟病的市场化改革导向,突出医疗机构的公益特性,追求惠及全民的“公平的医疗卫生保健”成为了新医改的中心思想与核心内容。

  不过,美好的希望和复杂的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新医改究竟是否能够彻底扭转市场化导向在很多人心中还是个没有肯定答案的未解之谜。这样的忧虑并非庸人自扰,因为在很多细节之处,人们并没有从新医改方案中读出它的可操作性。例如,公立医院究竟应该怎样改革?是“政事分开”还是“管办分开”?无论是“政事分开”,还是“管办分开”,都要求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身份,从办医院转为监管医院。可在这两处事关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关键点上,新医改方案中却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公益化原则能否被贯彻?

  无论如何,与之前“市场化色彩浓厚”的医疗改革相比,新医改无疑着重关注了9亿农民及成千上万的城市中低收入者和非就业人员的利益。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长高强所说:“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但是,新医改方案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公益性和公众盼望已久的亲民医疗政策究竟能否落实到实处,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仅有决心和一纸空文就能回答的。毕竟,公立医院不可能自动实现公益性,医院做的只是内部管理,其公益性的体现还要依靠政府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曾说过:“医疗卫生保障要靠国家财政大量投入和严格的管理,才能确保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公共品特征。”

  纵观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卫生列入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发达国家的此项开支均占每年GDP的10%以上,巴西是7.9%,印度是6.1%,赞比亚是5.8%,而中国却只占2.7%。目前,中国80%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其中80%又都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匮乏、技术薄弱、设备陈旧。除了医疗设备,人们最关注的当然还有药价问题。药价虚高、药品流通中乱象丛生,这是如今中国医疗生态中的主要话题。不过,新医改方案对此却并没有开出能根治顽疾的“药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