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医药代表称“转型没问题”,年底307种基本药物涵盖基本治疗范围。
如目前的九州大药房,在杭州市已经开了23家门店,有卖场式和社区式两种形式,针对的目标群体也非常广泛。
“现在社区医院的网点越来越完善了,但我们的社区药店一直在坚持做好服务,相信只要坚持到底,即使政策再变,我们的销售业绩也不会有太大影响。”齐丽说。
相对于九州大药房一直强调的服务,老百姓大药房早在今年年初就开始了战略调整。
“去年我们就进行了一个药品顾客群体的调查。根据这个调查,今年年初我们调整了目标群体。”老百姓大药房企划部部长邵智波说,原来药店主要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药品服务,现在发现这些群体因为病情的复杂性,更愿意选择到医疗机构去配药。而到药店里的购买者更多的是50岁以下人群。
“这些人群都是一些小病小痛,需要的药也是比较基础的。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保健这一块,所以我们卖场里已经开始做一个‘大健康’的理念。”邵智波说,在卖药品的同时也兼营保健食品、母婴用品,希望通过多元经营的方式,来获得规模优势。
“现在国家出台了基本药物政策,虽然调价的范围没有预想中那么大,但是真正的效果怎么样现在还看不出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变动,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邵智波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平价药店目前最关心的是社区医院的补偿机制。“现在国家的政策就是在社区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是‘零差率’销售,社区医院销售这些‘零差率’药品是有政府补偿的。而我们平价药店在销售基本药物时,是没有补偿的。这一点对于药店来说压力很大,许多负责人都在思考应对方法。”
社区医院:“零差率”后门诊量每年增20%
杭州市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在2006年5月制定了全国第一份常用药目录,进入目录的药品,率先推行“零差率”销售,这些药品既包括了治疗感冒、发烧这类普通疾病的药物,也包括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涵盖了17大类300种临床基本用药。推行该制度以来,医院的门诊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
正是看到了这种效果,新医改推出了“零差价”卖药的政策,为的就是让老百姓小病不出社区。社区负责人表示,以后随着全科医生的培养,社区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市民都选择在社区医院内就医。
目前,到省内大型综合性医院看病的人,大半是看普通门诊的,随着基层服务点医疗水平的提高,这些人群完全可以分流到基层服务点。这种分流不但可以改善大医院的就医环境,还可以让大医院的医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攻克疑难杂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更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新闻链接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浙江指标”
——目前,国家颁布的基本药物目录已经有了307种药物,涵盖了基本医疗范围。我省的基本药物目录还没有出台。不过规定用三年的时间,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到今年年底,首先要保证30%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在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上,我省要建立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今年年底前,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对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统一集中采购。
(实习编辑:马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