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基本药物定价影响中药产业几何

2009-11-02

核心提示:10月22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的零售指导价格正式实施,调整后的中成药价格对中药企业有何影响?中药产业能否在这一轮医改中获得发展机遇。

  招标采购面临二次降价

  担心劣币驱逐良币

  数据显示,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的都是常见病用药,将覆盖3亿城镇就业人员、3亿城镇非就业人员和7.2亿农民。

  “总体来讲,进入目录,对企业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一家有着20余个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医疗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保障体系,中药企业如果不能在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成为一份子,想长期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以过去主要在二三级医院销售产品的企业来说,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就可以销到基层医院,价格下来了,但面扩大了,利润也会更大。但是,降价的品种企业将赔钱经营,对于进入目录品种多的大型中药企业尚可平衡,但压力仍然很大。企业如何才能化解降价带来的压力?

  对于记者的疑问,这位负责人并不讳言,“这主要得看供应力能不能足够大,如果只是通过降成本的办法,很难!老药的成本都普遍高,药材也在涨,压力非常大。”

  企业的另一个担忧是,各省招标采购企业竞争带来的二次降价。根据基本药物目录的要求,基本药物由省政府网上统一招标采购。由于各地医院采纳的药品最终由地方政府说了算,因此极有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

  王桂华说,很多企业,特别是那些优质优价、规模比较大、资质好的企业,更是担心在下一步的招投标中很难中标,竞争不过中小企业。在各省的招标采购中,多数独家品种由于其不可替代性,可能会有讨价还价的机会,而对于多数同品种来说,就只有谁的价格低谁中标了。

  企业也明白,保证基本药物品种“质高”的有效措施是注重地道药材及药材等级,但我国药典中并没有对药材产地的规范,还不能通过现行检验方法区分使用的是地道药材或普通药材,而两者产品的疗效却有着显著的差异。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之间的价格一般差距在50%以上。

  把眼光放长远

  赔钱只是暂时的

  有媒体评论,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基本药物目录如同鸡肋,不进,被排挤在体制之外,品牌受影响;进得太多,利润受影响,企业研发难以为继,微薄的售药收入不足以推动“研发-销售-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但一位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则把眼光放到了更远,他对记者说,赔钱是肯定的。但作为上市公司、老国企,他们注重的是长期价值,即使是微利,甚至于持平、稍微亏损,他们也愿意优先考虑国家利益。现在的赔钱是阶段性的,随着我国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今后还会有发展的机会。

  更有企业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他们认为,确保中标基本药物在价格降低后疗效不降是关键。招标采购必须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对基本用药,国家应指定原料供应商,对原料进行限价(包括辅料和包材),以保证对最终产品价格起到控制作用。还应加快中药基本药物质量标准提高工作,把采用最新质量标准作为厂家提供基本药物的基本要求,并加强市场的监督抽样检查。同时,政府怎样保证医疗单位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也很重要。

(实习编辑:马丽诗)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