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近50%中国人有小气道障碍,王辰院士团队超5万人研究……

2020-07-06 00:00:02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小气道功能障碍可能早于哮喘的发展,因此小气道功能障碍也被认为是COPD和哮喘的前兆。

  小气道指直径小于2 mm的气道,目前认为在呼吸系统疾病发展的初期,小气道梗阻对气道阻力的变化影响很小,故也被称为肺部疾病的沉默区。

  然而,在疾病进展期,小气道阻塞会显著影响肺功能。

  近十年的研究证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普遍存在以小气道壁增厚、上皮变化为特征的炎性细胞浸润、粘液阻塞管腔以及气道平滑肌增生和支气管周围纤维化等病理学改变。

  不仅是在COPD中,小气道壁增厚在哮喘中也很常见,且与呼吸困难和哮喘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有关。另有一项前瞻性研究认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可能早于哮喘的发展,因此小气道功能障碍也被认为是COPD和哮喘的前兆。

  这样一个对呼吸系统健康极具威胁的“温柔杀手”虽不罕见但却常被忽视,目前国内外对其发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都还了解甚少。

  基于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及其团队对中国普通人群以及特定人群进行了小气道功能的评估,分析了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对小气道障碍的影响并对国人小气道功能障碍疾病负担做出了预测。

  1 随访近3年,对象超50000人的研究发现了啥?

  该项研究数据来自中国肺部健康研究(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study, CPH),纳入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50479名具有肺功能测试数据的受试者,其中男性21266名,女性29213名。

  小气功能障碍的诊断需符合下列3个标准中的2条:

  肺功能低于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75)预测值的65%。

  在此基础上,小气道功能障碍又进一步被分为前小气道功能障碍 [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正常 ] 和后小气道功能障碍(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FEV1和FEV1/FVC比值均正常)两种亚型。

  除了受试者的肺功能数据,研究团队还对患者的既往以及目前的吸烟状态、职业暴露情况、儿童期肺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史、以及PM2.5环境暴露史等影响小气道健康的因素进行了收集。另外,考虑到体重对呼吸系统造成的影响,研究者还将受试者的BMI纳入考量。

  在所有受试者中,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人群占比高达46.9%,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稳步上升,但在性别以及城乡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多因素回归分析后,研究者认为人群小气道功能障碍发生风险与年龄、性别、城市化、教育水平、吸烟、被动吸烟、暴露于高微粒直径小于2.5μm(PM2.5)浓度相关。

  此外,儿童时期慢性咳嗽肺炎或支气管炎病史、父母的呼吸系统疾病史以及体重指数(BMI)居高也与小气道障碍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在男性人群中,吸烟与小气道功能障碍存在剂量关联,但在女性中并不存在。

  在吸烟人群中,有吸烟史人群的小气道功能障碍患病率为51.2%,从未吸烟人群为45.1%。目前依然吸烟状态人群为49.9%,既往吸烟但已戒烟人群为56.6%。

  经统计分析,2015年中国有426万成年人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其中253万成年人存在前小气道功能障碍,111万成年人存在后小气道功能障碍。

  据此估计,研究团队得到以下结论:我国总体小气道功能障碍患病率为43.5% (95%CI:40.7-46.3),其中前小气道前功能障碍患病率为25.5%,后小气道功能障碍患病率为11.3%。

  2 预防小气道功能障碍,远离烟草是正道

  看结论觉得太繁琐?来给大家做个简单总结!

  目前我国小气道功能障碍疾病负荷较重: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有40%存在肺功能定义的小气道功能障碍;

  在所有导致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中,吸烟是最主要且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此外PM2.5高暴露和BMI升高也会增加小气道障碍风险。

  如文章开篇所谈,小气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COPD以及哮喘的先兆。因此维护小气道正常生理功能对呼吸系统健康以及降低呼吸系统疾病负荷具有重要意义。

  烟草对于呼吸系统的危害不言而喻,此次研究结果也对烟草的危害再加佐证,证实了吸烟与小气道功能障碍之间的关联。

  呼吁戒烟以及警示烟草危害的运动在中国已经进行了数十年,2014年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更是被正式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但从现状来看,在中国成年男子中烟草的流程程度非但没有减弱,在青少年群体中甚至有上升趋势。

  “健康中国2030”计划提出:目标到2030年将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比例降低至20%或更低。若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与2018年相比,吸烟率将下降7%。

  除吸烟外,PM2.5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也值得重视。

  研究认为在低浓度范围内(<100 μg/m3)PM2.5浓度的增加会急剧影响小气道功能。但当PM2.5浓度>300 μg/m3后,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便进入了平台期。

  体重是影响小气道功能的又一因素,且在所有年龄段均可观察到高BMI与小气道障碍的相关性。可喜的是,当采取积极减重方式实现体重控制后,对小气道的不良影响会出现逆转。

  3 局限性

  研究者坦言本项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如:研究所定义的小气道功能障碍是基于肺功能测定的,这种方法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但可能并不如病理检查和影像学技术准确,其意义仅可推及至通过肺功能测定而确定的小气道功能障碍。

  另外,研究没有纳入20岁以下人群,因此无法覆盖可能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少儿信息。

  最后,由于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肺功能测量值的重复性并不十分理想,对环境暴露的评估可能也不能完全真实反映终生暴露水平。

  但可以确定的是,烟草对于小气道的伤害是真实存在的,从源头上控烟绝对是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举措。

  雾霾已经很严重,真的不需再吸一口烟保持冷静了。

  参考文献:Dan Xiao, et al., (2020).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small airway dysfunction, and association with smoking, in China: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DOI: 10.1016/S2213-2600(20)30155-7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哮喘
擅长哮喘专家更多
  • 文利平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对鼻炎、哮喘、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食物和药物过敏等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allergic disorders, including rhinitis, asthma, anaphylaxis, atopic dermatitis, eczema, urticaria, food and drug allergy.

  • 韩斐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领域:小儿脾胃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抽动症、小儿多动症

  • 陈玉琴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熟悉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的诊治,特别擅长呼吸和过敏疾病,近10多年来一直参加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的专科学术活动,熟练掌握小儿喘息、哮喘、慢性咳嗽及肺炎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