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海口启动手足口病零报告制度

www.39.net  2008-5-4    
卫生部昨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昨日上午,海口市政府召集市、区卫生、教育部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目前,海口市尚未发现肠道病毒EV71病例,有关部门正密切关注此事,开展积极的病毒监测。从即日起,启动手足口病零报告制度。

  会议传达了安徽省阜阳市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致人死亡的相关情况。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高度重视并落实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一旦接到疫情报告应及时做好疫情调查与处理,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防止暴发流行;密切关注和监控疫情,及时掌握辖区内疫情动态,及时上报信息。从即日起,启动手足口病零报告制度。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发热,伴手、足、口等部位出疱疹的患儿,应按照疑似病例向当地疾控机构进行报告,并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做好病例标本的采集工作,以便明确诊断和及时落实隔离与治疗措施。本周内组织开展对全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检查指导,并举办相关培训班;做好应急药品和物资的储备工作。会议还强调,对因工作疏忽等原因造成公共卫生问题的单位及相关人员,将进行问责处理。昨日上午,海口市卫生局、海口市疾控中心等单位还在明珠广场等地设点,开展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所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为3—6天,患儿有微热、疲倦、厌食症状,口腔粘膜、上颚及舌头有多处溃疡,手、足、口、臀及膝盖等部位会出现零散的红斑疹或小水疱,病程3—7天,大多数愈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出现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疾控专家表示,目前全球尚无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该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带毒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密切接触传播。托幼机构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场所,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市民尤其是托儿所、学校和院舍人员、家长及学生,应采取预防措施。

(责任编辑:温小军)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