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专家称“人血纤维蛋白”全国紧缺 已持续1年之久

www.39.net  2008-3-11    
连续三日来,在跨省送来的救命药“人血纤维蛋白原”的维持下,对吉林产妇尹文娇产后大出血的治疗一直在紧张进行着。经过连日来的抢救,尹文娇的病情有所好转,心率和凝血机制恢复正常,出血已经止住,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

  3月9日中午尹文娇被转入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医生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向守候在病房外的家属通报一次尹文娇的病情。目前,尹文娇脑部的水肿减轻,肾脏功能有所恢复,血压和心率也比较稳定。医生大声呼唤尹文娇时,她已经能用微微动一动眼皮表示回应,医生说这说明尹文娇的意识在恢复清醒。但是腹部出现血肿,有点发烧,医生说,虽然尹文娇的病症有所好转,但并不表示已经完全脱离危险。院方仍在尽最大努力救治。

  虽然现在产妇尹文娇的病情有所好转,可是值得关注的是,“人血纤维蛋白原”在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都十分紧缺,且已持续一年之久。

  据了解,“人血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制品中的一种,一般在急救时作为人的凝血因子用于止血。据黑龙江省唯一生产人血纤维蛋白原的企业——哈尔滨世亨生物工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料供应部主任柴孟山介绍,“人血纤维蛋白原由于生产周期长,生产工艺复杂等原因,产量一直很小,每一批成品只有几百支,而且周期要间隔20多天。人血纤维蛋白原的用量相对还不算大,而人血白蛋白、凝血八因子等血液制品现在更加紧缺。”目前包括“世亨”在内全国只有3家生物制品企业在生产人血纤维蛋白原。9日7时,就是“世亨”将连夜赶制的12支药品送往长春。“作为生产企业,我们的库存也经常是零。”柴孟山告诉记者。

  据柴孟山介绍,导致人血纤维蛋白原等血液制品紧缺的主要原因是血浆原料的紧缺。据了解,全国36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有6家企业因无血浆供应彻底停产,另有10家处于基本停产状态。生产不足已波及到全国所有大型医院的血液制品供应。黑龙江省共有8家单采血浆站,目前也已经关停3家。去年4月,卫生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9个部委发布血站管理新规,大部分血站至今尚未调整到位,采血量大为减少。

(责任编辑:温小军)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