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七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易被误诊

www.39.net  2007-12-5    
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公众知晓率明显不高。然而,随着大气污染及感染等因素不断侵入都市人的日常生活,如今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在我国都市人群中的发病率正呈不断上升趋势,并逐渐引起重视。

  为了让更多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了解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上海市医学会肺科学分会间质病学组与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近日共同组办了一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研讨会。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李惠萍教授在会上指出,基本认知不足及早期就诊率不高很容易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大约有7成患者初诊时容易被误诊。

  初期表现易被混淆

  尽管近几十年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不断上升,然而由于其发病的最初表现基本为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因此,很容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混淆。许多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也会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而采用了错误的治疗手段,结果却错过最佳治疗机会甚至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可致使呼吸功能出现障碍。

  事实上,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由于炎症病变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因此被称之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危险诱因不容忽视

  相关数据表明,部分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或曾经拥有慢性副鼻窦炎既往史。若迁延不治很容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菌(以绿脓杆菌占绝大多数,少数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致使肺功能发生改变,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中度阻塞性通气障碍。

  在所有可能诱发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和感染,刺激性有害气体的吸入与大气污染也是不容忽略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那些经常处于强酸烟雾、氯气、溶媒性气体、化学药品和各种粉尘环境下的人群比较容易罹患这类疾病。比如二氧化硫污染区域的发病率一般较其他地区略高。

  治疗找准“黄金节点”

  值得警惕的是,在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觉性,找准治疗方法和“黄金时机”尤其重要。由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预后不良的慢性气管感染症。20世纪70年代未用红霉素以前,其5年生存率仅为63%;1985年引入红霉素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到91%,可见红霉素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预后。

  此外,皮质激素、针对常见感染病原菌的抗生素治疗、氧疗、机械通气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祛痰剂、扩张支气管药物、副鼻窦炎的治疗、免疫增强剂等)也都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常用治疗方法。最为关键的是,只有掌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科学手段才能让更多人远离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责任编辑:姚青)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