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正在进行抽检。
十人中有一人属于高危
负责抽检的徐洁萍医生告诉记者,与以往检查抽血一次不同,在此次全国普查中,先后要抽血三次检验血糖,分别在早晨空腹时、餐后30分钟和餐后两小时,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基层市民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据悉,此次糖尿病分会在广州展开的摸查总共将采集3300人的样本,其中1100个样本来自花都。目前,他们已经在花都完成了500人的样本采集。
花都市民糖尿病的情况怎样?“不容乐观!”徐洁萍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数据统计来看,花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5%左右,而糖耐量异常的则占到了10%左右。那就是说,在10名花都人当中,就有一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
城镇化后不改生活习惯是关键
比例为什么会这么高?徐洁萍解释说,在医学界,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的基因是一种节省型的基因,承受不了三十年来日益丰盛的物质供给,进而出现糖耐量异常较大比例的出现。而类似的现象,在十九世纪欧洲大发展期间也曾经出现过。
她认为,同样的现象在日渐城镇化的农村比城市更为严重。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随着越来越多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城镇化的现象,原本日日耕作的农民早已洗脚上田,劳动消耗普遍出现大幅下降。同时,这些农民食物的摄入量没有减少,造成了血液中血糖成分的增多。
蔬菜不是样样好
那么,从目前调查的生活习惯来看,哪些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徐洁萍告诉记者,要预防糖尿病,应该做到多懂一点,少吃一点,多动一点,放松一点。比如说吃蔬菜,就预防糖尿病而言,要多吃的,是菜心、菠菜、苋菜、韭菜、青椒、青豆等深绿色蔬菜,而不是红萝卜、番薯、木瓜、南瓜以及紫心番薯等橙黄色蔬菜。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新闻频道
(责任编辑:温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