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正文

你染上手机依赖症了吗?

www.39.net  2007-10-10    
十一假期,从事图书销售工作的宋先生不仅没有觉得轻松,反而郁闷不乐。工作日时手机不停,而在假期半天难得有个电话进来,莫名其妙的失落和烦躁的情绪笼罩着他,好好的长假过得却很别扭。据心理学家表示,这种心理紊乱的症状,就是“手机依赖症”。这种症状已经瞄上了手机一族,尤其是年轻人。

  手机狂人有症可寻

  因为手机电话量骤然减少而产生心理不适的表现还有很多。比如,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总想折腾出有信号;老去看手机是否被调整成了静音状态或者是否自动关机;发现手机不见就急躁不安;睡觉也要开着手机;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把手机放在随时都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就翻查短信记录;手机电池还未用完就急着充电;没有来电铃声,也常常要翻看手机,老怀疑漏掉了电话或者短信……

  俄罗斯心理学家斯韦特兰娜·戈瓦尔科娃给“手机依赖症”列出了症状表“手机总不离手,总是神经质地转动手机,反复阅读短信,浏览手机内储存的照片的次数一天可达500次”。她还表示:“手机狂对夜间关机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担忧日益强烈,他们将手机音量设置到最大限度,将手机放置枕下,夜里要醒来几次检查是否错过了短信。” 该调查显示,手机狂每月支付移动通讯和电话内容(铃声和图片)的平均费用为5000卢布以上。

  手机依赖有方可治

  记者咨询心理医生得知,“手机依赖”只是一种焦虑、一种期待,表现为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因而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疾病,要克服手机依赖症应控制和转移自己的思维。有心理学家分析,性格内向、孤僻者更依赖手机,部分不太自信的人,交际圈比较小、朋友也不多,因此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很空虚,手机成为可以打发时间的方便工具。可以说,手机依赖症只是个人性格和生活习惯的问题。专家建议,首先在心理上要对手机依赖症有清醒的认识,不可以任由自己的不良情绪积累。努力重新建立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交际圈子,如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定期与好友小聚,多与家人交流沟通。此外,还应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接触,多建立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多读读好书、看看报纸、听听音乐,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自测是否有“手机依赖症”

  如果下列问题有一半以上是同意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一定要妥善对待哟。

  1.不带手机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2.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3.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作自己的手机在响;4.接听电话时你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5.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6.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7.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8.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信号时,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9.最近经常有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出现。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