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村医体制外彷徨:没工资没编制高风险低收入

2012-03-20山东商报

核心提示:高风险、低收入,不在编制内、没有养老保障……村医们举步维艰。

  束手束脚地行医

  在村医看来,比收入更为焦心的,是在行医过程中的束手束脚。

  朱长文、朱远河等村医反映,目前村里卫生室已经开始实行新农合制度。对于村民来说,在新农合制度中,村民一年要往账号里打60元钱,在村卫生室,“上面”要求一名患者的医药费一天不能超过30元钱,新农合报销其中的20%。如果家里有两名病人,只能报销其中一人。让村医难以想到的是,上级还有处方规定,如果卫生室一天有5名以上患者,处方不能雷同,诊疗费用不能一样。

  “从处方上来说,到村里看病的,一般都是以感冒的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就那些药,怎么不能用雷同处方呢?从报销上来说,有的村民为治病需要,就需要一些好药,不可避免所需的药费较高,但一旦超过30元就无法报销。这就是逼着俺们(在处方、治疗清单上)造假!”有村医说道。

  微山县卫生局有关人士说,对此他个人表示知情,主要是“一刀切”的政策,在基层实际运用中暴露的问题。

  2008年、2009年,根据统一的安排,微山县开推省级、市级规范化卫生室。付村镇的不少村医忙着购置消毒灯、病床等医疗器械。有位村医反映,他一家甚至拆房盖新,前后花了4万元。后来通过卫生部门审核后,下发的并非是现金的补助,而是几乎相同的医疗器械。

  提及此处,多名村医情绪都非常激动,朱远河说:“消毒灯、病床等在申请规范化卫生室前就已购置,大家都想获得规范化卫生室的现金补助,这样解决一下大家的资金困难,没想到直接变成了医疗器械的补助,除了电脑和打印机,简直就是医疗器械的再次重复。”

  朱远河说,电脑和打印机他曾专门查询,发现最后的报价比市场价高出不少。多名村医曾经去过其他外县区询问,多地的规范化卫生室获得的均为现金补助。

  对此,卫生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对于省级、市级规范化卫生室的补助,采用的是“以奖代补”,这也并非卫生部门能够决定,医疗器械等都是当地政府采购项目下发的。他的个人理解是,医疗器械并不存在资源重复。

  高风险、低收入,束手束脚的行医环境……多名村医介绍,目前付村镇100多名村医中,年龄在50岁以上者可占到一半,年龄结构断代现象已经显现,更为迫切的是杨连升们的养老问题。

(责任编辑:姚青)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