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村医体制外彷徨:没工资没编制高风险低收入

2012-03-20山东商报

核心提示:高风险、低收入,不在编制内、没有养老保障……村医们举步维艰。

  这是一群网长。确切来讲,是防疫网的网长。

  实际上,就是没有工资、没有编制、不知归属的乡村医生,早先被称作“赤脚医生”。

  前些日子,他们尤其关注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关于“村医不如兽医”的言论,让他们自感出了胸中一口闷气。

  年前,位于(山东)济宁微山的这群网长集体抵制一项消毒检测费,不惜与卫生局长当面对簿,不惜上告纪委核查。他们,一直与“体制”若断若连,他们在寻求自身利益和自尊、存在感的同时,对于体制,仍有一份内心的渴望。

  体制外的老村医

  只要谈到自己的境遇,皱纹已像树枝一样爬满全脸的杨连升说不上几句话,就难掩泪光。透过话语的语气,泪里闪烁着一种无奈和伤感。

  杨连升78岁,18岁开始在济宁微山县付村镇的农村师承父业,成为建国后村中的第一代村医。“那时,最准确的说法,是人民公社大队里的卫生员。”那时,杨连升并不干活,队上会给他工分,他会忙着给村民种天花,主要负责预防保健,药品极少。

  文革前后,杨连升的称谓变成“赤脚医生”。即亦农亦医,无人看病时忙农活,有人看病时从田地里赶回“变身”为医生。

  “我那时肩膀上就挂着个药箱,放在地头,有村民叫了,从地头背上药箱就走,一点报酬都没有,纯粹是义务性的。”杨连升弓着自己的老腰,比划着不再年轻的动作,尽显老迈。

  这期间,他跟其他的村医泡进水里灭钉螺,七八十年代忙着灭疟疾。曾经做过镇卫生院院长的微山县卫生局办公室刘主任都在感慨,“基层的公共卫生离开不他们,就拿灭疟疾来说,当年如果没有这些村医,光靠我们,门都没有。”

  不自然地,刘主任还是将杨连升们放到了“自家的门外”。

  改革开放后,杨连升们变成了乡村医生,依旧没有工资、编制,更没有养老保险。卫生局是他们的指导部门,但很多时候,这些村医并无归属感。年前,付村镇100多名村医集体抵制一项消毒检测费,不惜与卫生局长当面对簿,不惜上告纪委核查。

  对于这群乡村医生的维权之举,卫生局有关人士对记者说,“他们,这就是在闹。”

  “谁会想着我们”

  官方所称“闹”的背后,是这些乡村医生自觉万分委屈。

  肖口村的村医朱远河还记得2003年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他们被全部动员在村口设卡口,对进出村的人员量体温,如有打工者和外人到村,他要一天三次跑到人家的家门量体温。有的村民不耐烦,更嫌这样的举动会惹得其他村民的怀疑,背地里就数落他。

  “没办法,骂也得去。”

  “我们没有防护设备,只戴着一个口罩,如果真有人得了非典,根本无法防护,我们也是冒着生命危险。”朱远河说,当时身上穿着的白大褂,是各村的村医自己购买的。有一次县里的疾控部门下乡检查,朱远河远远看到白大褂的医生戴着“全副装备”,心里不是滋味。

  另外一名村医网长王仁华在这次的抗击非典中,第一次遇到了下乡检查的县委书记。“我们七个村的检查台账做得好,受到了领导表彰,后来被授予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除了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这些网长对记者说,他们从来没有落下过。

  前不久,山东省开始部署为农村居民建健康档案,村医们忙活着给村民量血压、称体重、询问病史。村医反映,“按照我们了解的国家政策,建一个健康档案有25元的补助。但到我们手里的,只有一个健康档案1元钱。”

  一位村医向记者说,“我们村里有1300多人,建健康档案时,镇医院却来抢活。最后,我只看见了259位村民的健康档案,拿到了259元钱。”

  对此,记者前往微山县卫生局查证,办公室刘主任回复称,对于健康档案每个25元的补助,实际为包含多个医疗环节如回访的补助,并非意味着建一个健康档案就能拿到25元的补助。但当记者询问可否公开各环节的补助金额时,刘主任未回复。

  刘主任称:“这是我们与乡村医生的沟通不够。”

  走钢丝的风险

  对于没有单位支撑的乡村医生来说,医疗风险有时是他们自身难以承担的。

  记者采访获知,微山一位王姓村医不久前在给一位村民打抗生素时,出现事故,致使村民身亡。事后,这位王姓村医“倾家荡产”支付了20万元与家属私了。

  医疗上的高风险,是村医们最为担心的问题。“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没有任何部门和单位会出面替我们解围,只有村医自己解决。”有村医对记者说,前一阵为村民输液时发现有过敏反应,他马上将村民送到了县医院,幸亏村民后来没事,这位村医支付了700多元的检查费和治疗费。

  据村医反映,去年夏季,付村镇卫生院将该镇所有村医的乡村医生执业许可证以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本、副本全部收走,现在都不知是否已经通过年审。朱远河告诉记者,“按照国家规定,这两证都需要在卫生室内悬挂,但镇卫生院却都已收走。如果现在没有年审,一旦出事,我们就是非法行医,问题更为严重。”

  在微山县卫生局,有关人士表示会尽快调查处理村医们所说的执业证之事。

  与职业高风险相悖的,却是部分村医的低收入。在采访时,卫生部门有关人士称,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庄,有一定比例的村医收入较高,甚至会惹人眼红,但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村庄,确实也有不少村医收入很少。

  付村镇由于有多家煤矿,经济发展还算不错,但村医朱长文说,他现在有时一天净收入只有10多元钱。“村民到村卫生室看病,一般都是感冒、发烧等小病,收入比较少。而且国家也没有工资补贴,有时每月只有五六百元的纯收入。”朱长文自嘲,出去打工给人看大门,都比干村医挣得多。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