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保大病、兼管小病" 农民基本医疗得到保证
以前农民看病难的突出表现是"小病拖、大病抗",对小病的不重视或没地方看小病,最后往往拖成了大病。
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后,参合农民患大病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报销补偿,减轻了因生病产生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贵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有关专家也意识到,如能"既保大病、兼管小病",将大大减少农民小病拖成大病的机率,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贵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步建立起"门诊统筹+住院统筹+大病二次报销补偿"的运行模式。2007年,县、乡、村门诊补偿报销的标准分别提高到20%、30%、40%,以此鼓励参合农民患了小病在村里治疗--不但就医方便,还能报销近一半的看病买药费用。
在政策引导下,农民看病的意愿大大增强,即使是一些感冒腹痛的小问题也会及时到村卫生室治疗。贵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门诊报销363.6万人次,其中82.3%是在村级卫生室就诊,也就是说,参合农民超过8成的小痛小病在村里就能得到治疗并给予一定报销。"既保大病、兼管小病"的新农合运行模式,让贵阳市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证。
试点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业务
六盘水市钟山区是2007年才启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县(区),这个区的农业人口基数少、基金筹集量小,因此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弱。如何保证基金正常运行?当地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后提出:开展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业务试点。
"商业保险的参与能够规避基金透支的风险,从而使政府办事机构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新农合的监管工作中。"六盘水市常务副市长黄金说,构建一个"政府组织引导、保险公司承办业务、卫生部门监督管理、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管理体系,将大大提高基金运行的效益和安全性。
经过调查研究,钟山区最终选择新农合基金委托管理模式:即由政府委托保险公司提供经办服务,并支付适当的管理费用;保险公司按照政府要求提供报销、结算、审核等服务。保险公司不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任何费用,基金出现赤字将由政府承担,基金如有节余即转入下一年度。
目前,中国人寿六盘水分公司已成立了新农合管理中心,配备5名专职人员负责审核报销材料和稽查服务网点,并从医学院校招考聘用了10名大中专毕业生为驻院代表,派驻钟山区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政策咨询、资格核准、治疗用药管理、转院管理、报销支付等日常工作。覆盖全区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电脑管理网络实现了远程即时审核;将保险公司网络与钟山区合医办进行联网,进行信息共享并接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实时监控。
新农合得到农民广泛认可
贵州省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不断创新惠民便民机制,使这一政策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参合率不断上升。据统计,2007年贵州参合农民超过2600万人,参合率达到84.91%,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的参合率已达到100%。
"一年只要交10元钱,看病的时候就可以报销几百几千的医疗费,谁不说新农合好啊?!" 铜仁地区石阡县汤山镇香树园村民杜宏芬说。去年前三个季度,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农民就达829万人次。其中住院96万人次,报销金额近3.7亿元,门诊733万人次,报销金额达1亿元,充分体现了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受益面的原则。
从运行情况看,贵州各地新农合的规范管理和运行机制已初步形成,基金运转安全,制度运行平稳,农村群众医疗服务利用率明显改善,同时促进了农村卫生各项工作发展,为新农合工作的持续、健康、稳定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贵州省卫生厅厅长何崇远表示,今后将进一步降低参合农民住院就医的自费比例,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卫生部门还将与民政等部门联系协调,研究制定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的衔接办法,解决农村特困群众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等困难。
(责任编辑: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