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儿童 > 正文

学生过度迷恋电子产品 小心“电子孤独症”

www.39.net  2007-9-22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大脑中的化学物多巴胺水平升高,患者短时间内呈现高度兴奋,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更为严重,继而出现焦躁不安等状态,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学生过度迷恋电子产品 小心“电子孤独症”

 

  记者在对郑州市大学生进行消费调查时,发现校园“三大件”已悄悄更新换代,更酷更炫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MP4、PSP,成为学生最爱的“五大件”。

  有人担心,校园高消费的抬头,会不会催生攀比心理和懒惰习气呢?但是与物质高消费带来的负面效益相比,笔者认为,学生所购物品对他们性格上的影响也许更加深远。

  走路、乘车总戴着耳机听音乐,回到寝室就打开电脑,每天发好几十条短信,已成了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常态。大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早已不是新闻。过去不同寝室的学生相互串门增进感情,而有了笔记本电脑后,上铺下铺的同寝室室友也要在QQ、MSN上对话。手机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特别是用上短信后,连通话的麻烦也省了。而MP4、PSP使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声画冲击的快感,当然比人际交往来得简单、猛烈得多了。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周上网一小时,人们的孤独感会增加,医学研究也证实,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大脑中的化学物多巴胺水平升高,患者短时间内呈现高度兴奋,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更为严重,继而出现焦躁不安等状态,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五大件”虽然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但它的“软伤害”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对其生理上的伤害。今年5月广州的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咨询师表示,“人际交往问题是当前大学生遇到最多的心理问题。”电子产品虽然未必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根源,但其推波助澜的作用,却是不容否定,也不可小觑的。

(责任编辑:黄彬)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关键字: 产品 小心 孤独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