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观察 > 正文

北京感冒药缘何出现“同市不同价”

2012-02-1039健康网王潍

核心提示:39健康网编辑暗中走访了北京各城区的金象大药房、京卫大药房、兴事堂药房、嘉士堂药店、同仁堂药店等8家药店,发现多款感冒药都存在不同的差价,为什么完全一样的药品在不同的药店却有着不同的价格呢?

  随着一股冷空气的肆虐,刚过完一个暖冬的北京市民迎来了超乎想象的“倒春寒”,起伏较大的气温也使很多刚结束温馨长假的人感冒了。由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感冒并不是什么大病,到药店自行购买点感冒药吃吃就可以了,但这些消费者没想到的是,同一个企业出品、同一个规格和品类的感冒药在不同的药店里,却有着不同的售价。

  在接到网友爆料信息后,39健康网编辑暗中走访了北京各城区的金象大药房、京卫大药房、兴事堂药房、嘉士堂药店、同仁堂药店等8家药店,发现多款感冒药都存在不同的差价,比如同厂商出品的同规格999感冒清颗粒的差价为4元、白加黑的差价为2.1元、新康泰克的差价为3.1元、同仁堂感冒清热颗粒最高差价甚至达到了5.8元。

  为什么完全一样的药品在不同的药店却有着不同的价格呢?很多大的药企药价不是基本是要求所有渠道统一的吗?

  对于这些问题,某药店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从业人员告诉39健康网编辑,其实药店的药品价格同市不同价是和下面几个原因密不可分的,同时也正是这些原因才使得众多药店特别是中小型药店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运营困局:

  门店租金的多寡是决定药店单价的第一要素

  门店租金不同是导致药品同市不同价的第一原因,同样以200平方米的门店环境来说,在西二环官园附件的商铺可能需要10余万一个月,乃至更高;但在回龙观、立水桥等近郊社区,却可能只需要4万元一个月,乃至更低。同样的营业面积、同样的顾客容纳量,租金却天差地别。可想而知,高出的房租成本势必要通过药品销售补回来,自然店面售价高出许多。

  小贴士:网友们如果不是急着救治疾病,而是为了填补家庭药箱,大可借休息时间去郊休闲时,顺便到郊区的药店购置家庭日常备药,这样可以节省不少资金。

  药店性质和进货渠道同样决定了单品价格

  渠道不同和药店性质不同则是药品同市不同价的第二大原因,可能很多消费者不太明白这里的道理。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商品批发和商品零售的价格大家都知道批发更便宜一些。放到药品市场上,也是有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的,而诸如嘉事堂、京卫元华(京卫大药房)等药品批发企业也有自己的药店,里面的药品相对来说也是会比更终端的零售药店便宜一些。由此还可以延伸出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每家药店进货的上级渠道不同,进货价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医药企业是不能直接卖药给消费者的,必须通过药品流通企业进行消费。而流通环节则是层层分级的,整个北京地区会有一个市批(外省则叫做省批),很多二级渠道商不从厂家拿货,而是通过市批进货,再加价后转给三级渠道商,三级渠道商再加价后分销给各个药店……通过这样层层加价之后,药品的价格自然居高不下。但有些大型连锁药店,因整体出货量较大,则是直接和药企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出厂价进货,自然可以在同等利润的情况下,比那些从各级渠道商处进货的药店定价便宜。

  小贴士:消费者在如何判断某药店是否大型连锁药店时,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购药钱花一点时间上网查询下自己附近药店的性质和规模,这样就能辨别了。如果没有条件上网也有一个笨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观察一下各药店分布在各处的门店多寡,以此来辨别连锁药店实力也未尝不可。

  同一家连锁药店企业的各门店出货量也决定了价格

  细的网友可能也会发现,即使是同一家连锁药店的门店,彼此之间的药品价格也会有差别。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同一家企业中,各门店由于所在地区的客流量、周边竞争对手的多寡、用户用药需求的不同,会造成药品出货量各有偏重。出货量比较多的话,即使一款药品的单品利润较低,总量汇总后的利润也可以保证公司和药企的要求,而且出货量比较大的话,药企厂商还会对其进行一定奖励和配套支持,该门店为了维护数量优势,自然愿意薄利多销。而出货量不足的门店,为了满足利润要求,也自然会通过提升价格来保障总利润任务的完成。

  小贴士:对于这样的行业规则,消费者就比较难分辨了,只能通过货比三家的手段来进行规避,但如果是急需药物治疗,那么小编还是劝您以治疗疾病为主。

(责任编辑:王小楠)

热点资讯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0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