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秋天一到就咳嗽,怎么破?

2022-08-29 15:31:24
核心提示:秋天就这样来了,三伏天的暑热尚未消退,咳嗽却不请自来,从嗓子干、嗓子疼、喉咙痒,渐渐发展成咳声不断……你是否也中招了?为什么秋天易咳嗽还老不好?

秋天就这样来了,

三伏天的暑热尚未消退,

咳嗽却不请自来,

从嗓子干、嗓子疼、喉咙痒,

渐渐发展成咳声不断……

你是否也中招了?

为什么秋天易咳嗽还老不好?

客观原因——气候变得燥热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因此,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肺为骄脏,喜润恶燥,秋燥侵犯肺部就容易引起咳嗽,是一种时令引发的症状。

主观原因——不辩证乱用药

1、乱用止咳药

有些人一咳嗽就用止咳药来来强行镇咳,这样不仅治标不治本,还可能会导致痰液滞留在气道内,反而容易继发感染。因此,对于咳嗽有痰的一定要先祛痰,再止咳。

乱用抗生素

秋季燥咳治疗过程中,只有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者,才考虑用抗生素,不能随便乱用,否则非但不能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乱用感冒药

燥咳属于秋天燥邪侵犯人体所致,属外感疾病。如果是用发汗的感冒药物,体内的津液会受到损失,不但不会有治疗效果,反而会使病程延长,加重病情。

滥用中成药

很多人喜欢用中成药来止咳,认为中成药没有副作用。但是中成药如果不辨证论治,效果会适得其反,加重咳嗽。所以用药治疗,要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秋咳来袭怎么办,教您6招来预防

咳嗽季到来,有时不一定非要吃药,不想与咳嗽时时相伴,建议从养肺润肺开始。

1、以水润肺

秋燥是肺脏的一大“杀手”,使人体损失大量的水分。所以,在秋天更要多喝水,每天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一杯以上的水,以保持体内津液充足,肺脏和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多动强肺

秋季适合运动,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慢跑、登山、呼吸操、快走等。锻炼身体可以增强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增强体质。

3、饮食养肺

秋天是一个充满着燥气的时节,易损伤津液,因燥性引起咳嗽。所以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比如莲子、莲藕、芡实、银耳、百合、雪梨、蜂蜜等。

4、早睡早起

立秋后的气候是由热转凉,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此时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早卧可顺应阳气进行收敛,早起则使肺气得以舒展,一敛一舒更有利于人体平衡。

5、避免受凉

立秋之后,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加之季节变换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咳嗽。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感冒。

6、拒绝盲目进补

有些人认为,秋咳是因体质虚弱引起,所以选择服用一些大补之品来调理身体,但发现这个方法并没有效果。对于初秋引起的咳嗽多半是温燥咳嗽,不可大补特补。

温馨提醒:对于秋咳来说,自我调养只能给予相应调理作用,是治疗的辅助手段,但咳嗽的病因多样,对于久咳的人群,应及时就医。同时夏秋交替之际,酷暑余威尚在,也容易生肺火,导致肺热咳嗽,把“多事之秋”变成健康之秋,我们要提前预防,多上点心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专家更多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