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方因漏诊被判赔偿122万

2019-10-17 07:50:08医脉通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少花钱,还得治好病,但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能够频繁创造奇迹的地方。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指只医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

  案件回顾

  患者张某,男性,25岁,因间断血尿,于2014年9月25日入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于2014年9月28日在全麻下行“左侧输尿管镜扩张、DJ管植入术”。 2014年9月29日患者出院,2个月之后取出DJ管。

  2017年3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背部憋困不适,伴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急诊就诊,彩超提示:左肾及左侧输尿管改变,考虑感染,并左肾周、邻近腹膜炎症,左肾盂及左肾盂输尿管结合处高密度灶,出血可能性大,左肾积水,左肾萎缩,急诊行左肾造瘘术。之后,患者多次入院行D-J管置换术。

  2018年3月患者于肿瘤医院就诊诊断为:1.左肾恶性肿瘤,侵及肾盂及输尿管,伴肾周尿瘤形成;2.胸腰椎多发骨转移;3.肝多发转移瘤;4.左肾上腺转移瘤;5.腹膜后区多发淋巴结转移。

  最终,患者经治疗无效后于2018年7月12日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严重误诊、漏诊行为,一直未诊断出患者患有肾癌,导致丧失了最佳诊疗时机,给患方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诉至法院要求医方赔偿各项费用180余万元。

  医方认为,诊疗行为符合医疗常规和医疗规范,医疗措施积极正确有效。在诊疗过程中,患者并没有相关的肾癌临床表现,医方对此客观上无法发现和诊断,并不存在医疗过错及所谓的漏诊漏治问题。

  法院委托鉴定中心对本案进行鉴定,鉴定中心出具鉴定意见书指出:

  患者因间断血尿入医方,诊断为:左侧输尿管末端狭窄,行“左侧输尿管镜扩张、DJ管置入术”,两年后行“左肾造瘘术”及“左肾D-J管多次置换术”。患者在医方就诊后1月余于外院诊断为:“左肾癌、多发转移”,经4个月的治疗无效患者去世。

  1. 患者于2014年9月25日因“间断血尿3月余”入住医方诊治。医方根据辅助检查诊断为“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给予行“左侧输尿管镜扩张、DJ管置入术”,上述诊疗过程无过错。

  2. 2017年3月9日患者出现“左侧腰背部憋困不适,伴发热”来医就诊,行彩超示:左肾及左侧输尿管改变、左肾盂及左肾盂输尿管结合处高密度灶、左肾积水、左肾萎缩;急诊行左肾造瘘术。之后多次在医方诊治,直至2018年1月24日,在此期间医方给予B超、CT、增强CT等检查,均提示左肾异常,医方未予重视,没有鉴别诊断,造成患者“肾癌漏诊并发生多处转移”,对于患者的损害后果医方负有一定责任。

  3. 患者所患疾病为肾癌,属恶性肿瘤;因未做尸检无法明确病理类型;自身疾病的性质、发生、发展与医方的诊疗过错共同造成了患者的损害后果。

  鉴定结论:医方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该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为同等因果关系。最终,法院最终判决医方赔偿患方121.4万余元,并且负担案件受理费1.4万余元。

  过度医疗猛于虎?

  对于过度医疗,媒体评价为“过度医疗猛于虎”。对于CT检查,有媒体这样评价“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750次X线胸片”,对于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浪费医疗经费,更重要的是,这会给病人带来“一生”的癌症风险。

  有报纸报道,“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医生面对病人,甚至头也不抬,连病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还有文章指出“20年前,胃癌诊断通过纤维胃镜、常规活检病理诊断等只需440元,而现在基础诊断就需要2830元。胃癌化疗从20年前每人次平均100元,提高到现在的15050元。但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比起20年前反而下降了。”

  对于媒体的言论,不知道证据在哪里,评价得是否客观。但很明显在这种媒体宣传下,全社会对于过度医疗是“深恶痛绝”。

  前些日子,看了一个纪录片的片段,一个老年患者因为病情危重被转入上级医院,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医生对患者进行了CT和实验室检查,进行深静脉穿刺,最终考虑存在严重的腹腔感染。患者家属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对于医院的收费患者家属情绪激动,他认为医院收费不合理,花了四千多元却还没有明确诊断。而在下级医院一天才花了一千元,并且检查都是已经做完了的。医生对于病情危重的解释,家属不能认可,需要收住ICU,可家属显然是不能配合。最后一个镜头,家属用平静的语气说了一句话“医生没一个好东西!”那种眼光,让人不寒而栗,作为一个医生心痛的感觉持续许久。

  相信社会上此类家属并不少见,而且很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比较金钱,在他们眼中生命似乎微不足道,特别是患病的老人。少花钱,还得治好病,但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能够频繁创造奇迹的地方。

  中国的医生也许没有时间抬头认真端详患者的脸,也许问诊只有几分钟,但医生们还是在尽量地服务广大患者。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够看上病,三甲医院在开夜间门诊、节假日门诊,牺牲的是自己的休息时间。绝大多数的医生是有医德的,是有底线的,不应该因为个别事件就痛打所有医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