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北京市朝阳区的徐向群大妈在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里购买了一种据称是由白洋淀农家土鸭产下的土鸭蛋腌制成的“红心咸鸭蛋”。摊贩说,只有真正的农家自养土鸭下的蛋,腌制后才会“红心”,并且心越红营养价值越高。尽管价格比一般咸鸭蛋高出不少,徐大妈还是决定先买上半打让家人尝尝鲜。
然而在食用过程中,徐大妈的女儿对这种蛋黄十分鲜红的鸭蛋产生了疑虑,徐大妈自己也觉得,虽然这种红心咸鸭蛋看起来不错,但吃在嘴里却尝不出土鸡土鸭蛋的特有的蛋香味。正当徐大妈一家人感到不安时,媒体爆出 “河北生产含毒性‘苏丹红’鸭蛋” 的消息,随着媒体对事件的进一步披露,徐大妈越来越坚定,自己购买的正是问题鸭蛋。徐大妈想到要求索赔,不料却遭遇到种种难题。
首先,徐大妈回市场找到当初卖蛋的摊贩,然而小贩早已将问题鸭蛋撤走,对于徐大妈的索赔要求,小贩更是矢口否认曾经卖过此类红心鸭蛋,无奈当初并未留下凭据,徐大妈只好无功而返。索赔不成,徐大妈想到找有关部门讨个说法,打听了一下,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有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质监部门、卫生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商务部门等6个之多。电话打了不少,问题却像皮球般被踢来踢去,最后终于有部门提出解决办法,前提却是徐大妈必须拿出购物小票、苏丹红的检测证明和医院出具的致病证明三种材料。显而易见,不管哪一种材料,作为普通消费者的徐大妈都难以提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诸多像徐大妈一样的消费者,即便发现购买到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想要讨个说法,到最后都只能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