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甘肃省普通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等5个首批省级临床医学中心通过评审。甘肃省财政将对每个临床医学中心投入200万元建设经费,中心所在单位安排不少于400万元的配套资金,集中力量打造代表甘肃省最高医学水平的临床医学中心。这是甘肃省推行的全省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2009年开始,甘肃省强力推行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现代医院管理的原则,对全省所有医疗机构实行分级分工管理和目标管理。实行分级分工管理的特点是分层次、按功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各级医院的作用,使医院合理打造其“拳头产品”,整合力量建设重点医疗卫生专科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同时建立就近医疗转诊制度,既做到缓解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也可以向基层医院分流患者,使其各有所为。
据悉,甘肃省卫生厅目前已完成了第二周期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基本完成了综合医院的分级。按照该省区域卫生规划,在兰州建立以省级医疗机构和医学科研机构为主体的10个省级医学中心,在酒泉、张掖、天水和平凉建设区域性临床医学中心,其他市、州建立区域性临床医疗中心(主要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依托)。在县、区建立一般性医疗中心。乡镇卫生院(含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基层机构。同时,科学界定省、市、县、乡(社区)、村五级医疗机构的职能定位,合理划分各级医疗机构对应的患者群,从宏观上引导病人合理流动,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责任编辑:陈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