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何时奇彩再现

  新阜阳8年之痒

  白岩松在《新闻1+1》中“将阜阳CCTV了一把”后,开场白“又是阜阳”风行一时。这一次让阜阳出名的是EV71病毒,截至5月13日,它已夺走本地22名孩子的生命,震惊中国。

  5月8日,雨后阜阳,乌云遮天,冷风飕飕,街道上行人稀疏。早上9点,记者赶到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时,大门右侧临时搭设的婴儿急诊室已经挤满人,而出租车还在不停下客,都是几个大人加一个抱在怀里的婴儿。大人们一鞋污泥,“他们都是农村来的”。

  离开医院,记者乘车在阜阳城内转,几处碰见环卫人员正在撒石灰消毒,“阜阳大街小巷大扫除了一遍,所有公厕免费使用,路边摊点一律被叫停”。此外,闹市区不见一个5岁以下小孩的踪影,昔日喧闹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生意冷冷清清,“幼儿园放假,小孩都被关在家里了”。

  一时间,数百名中外记者聚集阜阳,集束式的报道将阜阳放在解剖台上,早前两天,市委书记宋卫平向媒体坦言:“阜阳的‘身体’还不够健康,我们承认有软肋,击一下就能倒。”

  “阜阳钟南山”与留守儿童

  2000年5月,拥有1500万人口的皖北阜阳市被一拆为二,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划归新设立的地级亳州市管辖——此前县级亳州市于1998年划出阜阳直辖安徽省。瘦身后的阜阳——新阜阳,下辖三区五县(市),人口954万。

  新阜阳出发之年,就遭遇强烈震荡——时任安徽省副省长、前阜阳市委书记王怀忠因贪腐东窗事发,大批阜阳市及阜阳下辖区县领导牵扯其中纷纷落马,阜阳因腐败而扬名天下,影响至今。此后,阜阳屡次爆发重大突发事件,震荡最大的是2004年的“劣质奶粉事件”,又有阜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16名大小官员被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阜阳政府信誉遭受重创。

  阜阳两任市委书记都把“扭转阜阳形象,发展经济”当成核心工作来抓。2006年10月底,时任阜阳市委书记的胡连松接受安徽省媒体专访,畅谈“新阜阳”的概念,希望“把广大干部从过去的那种阴影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淡忘过去,重新开始”。

  2007年11月,宋卫平接任市委书记。宋卫平上任之初便到宣传系统调研,指出要“进一步塑造阜阳良好的对外形象”,但他万万没有料到,上任仅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再次震荡阜阳。

  4年前最早发现劣质奶粉,今年最早察觉手足口病疫情的是同一个人——51岁的阜阳市人民医院质控办主任、儿科主任医师刘晓琳。不一样的是,上一次她向媒体举报,被质疑为给阜阳“抹黑”,承受了外人难以理解的压力;这一次,她选择了向政府报告,然而刘晓琳第一时间报告疫情,但求援请求到达卫生部却延宕了两个多星期。

  记者在阜阳采访时,恰逢当地媒体大力宣传刘晓琳,称其为“阜阳钟南山”,其中一个事实令人扼腕——早在4月6日,刘晓琳就已初步判断是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当日阜阳市两家医院医生联合会诊,“当时,我的意见就是手足口病”。只是,刘晓琳向记者道出这个实情的时候,已经是5月8日了。

  4年前,“劣质奶粉事件”的受害者是婴儿,4年后的今天,“EV71病毒感染事件”的受害者又是婴儿。两次公共卫生事件都指向这个农业大市、民工大市的软肋——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大量婴幼儿留守在老人身边,而农村公共管理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据阜阳市劳动部门统计,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215万人,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超过40万。官方数字显示,手足口病患儿,95%以上在农村、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死亡的婴儿中,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

  4年前,在反思“劣质奶粉事件”时,便有人指出,市场执法者的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是劣质奶粉泛滥的根源。阜阳师范学院一名副教授尖锐地说,这起事件中,相关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在履行自己职责时只对“钱袋子”感兴趣,“有利大家争,无利大家扔”,对人民群众的健康等“不感兴趣”,实质意义上的“监督”和“服务”对这些公职人员来说,只不过是“形式”或“幌子”。他称这种执法观念为“不良亚文化”现象,实为一种扭曲的官场生态。

  4年后的今天,又闻乡村医生王东军宣扬注射他的免疫球蛋白即可预防EV71疫病,所幸被阜阳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督查组暗访发现,严加惩处。而太和县三塔镇派到李陈村的包点干部李培勋等3人因不在岗,致使王东军乘机谋利,被太和县委勒令写检查

返回资讯首页编辑:张叶 监制:文建国
将此专题推荐给朋友收藏此专题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

我来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点击查看
注册
欢迎你,jessfgs [个人中心] [咨询医生] 退出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