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病到医院就医的小张面临用药的两难选择:一边是专家推荐的国产新药疗效好、价格相对较低,但医保却不能报销;一边是可以报销的进口药,但其疗效不如国产新药,而且价格较高。为什么疗效好的国产新药不能报销?这对于企业研发的影响有多大呢?……[详情]
据了解,我国对于新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目前有必须“超过两年临床使用时限”的硬性规定。而且200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制定后有两年一增补的说法,也就是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外的药品每两年才有一次进入该目录的机会……[详情]
虽然国产新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比较困难,但直接进口、外资企业生产以及国内仿制的“外国药”却不存在这一障碍。对新药的硬性规定更是延长了“外国药”享受特权保护的时间。除影响国内企业创新积极性外,“国内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必要的市场营销活动”……[详情]
多名国内药企老总认为,如果新药不能进医保,担心企业前期耗费的巨资研发投入会打水漂,这也将制约国内医药工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详情]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难进《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石家庄制药集团投入3.7亿多元研发的新药“恩必普”上市5年,目前年销售额仅为3000万元,收回研发投入遥遥无期,更谈不上主导市场……[详情]
“今年的做法进一步优化流程,扩大了绿色通道,让更多的廉价老药直接进入不竞价议价药品目录,让老百姓受惠。”
——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哲“集中采购对低价格的要求必定会导致一批企业为获得采购而进行价格战,价格战的残酷也在药品网上采购模式中有所体现,所以新政的陆续实施,必定会令一批医疗器械企业面临淘汰命运。”
——业内人士“如果新药不能进医保,担心企业前期耗费的巨资研发投入会打水漂,这也将制约国内医药工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多名国内药企老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新药不能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不仅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伤害最大的其实是广大患者、尤其是普通患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教授“从鼓励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于拥有新药证书的国产新药应该给予一定的区别对待,即使没有区别对待但在谈判专家的选择上也要与一般的仿制药有所区别。这也是保护我国自己的民族企业及医药工业。”
——企业代表“国家保密处方药品100%入围,国家863计划研究成果的药品入围率达到75%。一类新药被淘汰的两个品种,一是只由两种老药混合制成的所谓新药制剂,科技含量不高;另一个则是价格明显偏有替代品种。”
——业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