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16部门联手攻关医改 医改版本出台时间未定

2008-03-04 14:4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今年的两会,医改是一个热点话题。但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两会期间医改方案细则仍然不会出台。据悉,早在去年12月2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代表国务院,向100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作了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 这份报告被认为确定了医改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九家机构设计医改方案

  一名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认为,由于各方面意见难以达成共识,本届两会将不会讨论医改方案。两会结束后,估计也不会拿出医改方案细则,而是按照原先订出的框架,在各地开展试点。

  自从公开宣布医改基本不成功后,新医改方案就一直处于“难产”状态。国务院2006年8月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与卫生部牵头,协调16个部门,共同研究医改的重大问题。协调工作小组先后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九家中外机构,进行独立平行的医改方案设计。

  据悉,唯一一份来自医疗届的医改方案———第10套医改方案是由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医学部立项,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牵头制订的。

  政府担负主要医保费用

  曾益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应当包括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商业性医疗保险。他建议将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以及城镇经济困难人口一同列为低收入人群,其数目应该在8亿左右。针对这一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群,政府应担负起他们的主要医疗保险费用。

  具体的做法是: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式为这一人群中的每一个人购买基本的医疗保险,费用由目前的人年均100元左右逐年上升,至2015年达到相当于目前的300-500元的水平。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个人分担的比例可根据各省情况进行协商确定。

  对于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就业人群,曾益新建议,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强制性实施雇主与雇员共同购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措施,并且确保雇主承担不低于80%的医疗保险费用,雇员承担剩余的医疗保险费用。

  对于在企事业单位中就业的农民工,他们本人的医疗保险应当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购买,他们的亲属则应参加居住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方案同时提出,初诊去社区医院可以不用掏腰包。要通过保险制度来引导小病去社区医院,要让病人形成“要想看病报销多,就往社区医院走”的思维。即病人如果到社区医院看病,医疗保险报销额度可以达到90%甚至100%;但如果到三甲医院看病,就只能报销50%,从而缓减大医院的就诊压力,缓解“看病难”的局面。

  医改的十个版本

  1、北京大学版:增加投入2000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是北大版医改方案的主要设计者。

  李玲主张政府主导,意思是政府承担对全民的健康保障责任,建立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保障体系———把卫生总费用控制在GDP的6%以内,结构上逐渐

  增加政府投入,降低个人支出。参照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中国政府应该投入的卫生经费是3500亿—4000亿元,而现在不到2000亿元。

  2、复旦大学版:政府不可能全包下来

  复旦大学版医改方案的主要起草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主任蔡江南认为,中国下一步医改可以走“社会主导模式”的第三条道路。即在筹资方面强调公共和公平的原则,政府发挥领导作用;在供给方面强调竞争和效率的原则,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该方案认为,无论是医疗服务,还是社会保障,政府不可能全包下来,医疗卫生的公共筹资应该是“社会医疗保险+政府预算投入+个人现金投入”。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版:贫困人口减免费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医改方案的课题负责人葛延风介绍,他们的核心观点是在现有体制中嵌入一个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或称之为国家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基本思路是:依托各级专门公共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共同构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财政投入,按照确定的服务项目(体现为选定诊疗手段和基本药物),向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只需要个人分担少量成本的基本医疗服务。对于贫困人口,需要个人付费的部分给予减免。

  4、世卫组织版:公平、效率、质量

  世卫组织专家用“公平、效率、质量”来定义中国卫生系统的改革目标。他们的核心观点是:解决人人覆盖的基本医疗服务,要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以及城市贫民的免费医疗救助,不主张把钱都投给公立医院。由资质良好的专业保险机构作为病人的代理人,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以判断病人的钱花得该不该、值不值。

  5、世界银行版:保密状态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对外事务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拒绝向记者透露他们受委托制订的中国医改方案。

  6、麦肯锡版:保密状态

  麦肯锡公司发言人表示,根据公司政策,他们不会谈论客户的任何事务。

  7、北师大版:患者无需向医院付费

  北师大医改方案的牵头人顾昕教授介绍,这套方案提出,在医疗服务提供上,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通过政府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方式来实现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基本操作方法是:政府向医疗机构直接购买服务,按照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通过核算确定每个人每年的基本医疗费用,政府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患者无需向医院付费,而是直接将保费交给政府的医疗保险机构。

  8、人民大学版:侧重“小病”诊治

  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发展中心主任王虎峰教授领衔的医改起草小组提出,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要合理搭配,财政补供方与补需方要并重,对医疗单位和医疗保险都要有拨款。实行积极的医疗干预政策体系,侧重小病早诊断、早治疗。

  9、清华大学版:不搞全国统一模式

  清华大学的医改方案中,充分考虑地区发展条件的差异,针对不同地区设计不同制度,不搞全国统一模式,而是按照边远贫困农村地区、较发达农村地区、城镇地区的分类,分别实行不同的医药卫生体制。

  在实行差异化改革模式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应当为各地设定基本的标准,保证基本健康保障的全民覆盖,并承担部分财政支出;由省级政府主导具体改革方案的设计,各级地方政府负责方案的执行并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

  10、最新版本:由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医学部立项,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牵头制订

  医改方案出台时间表

  ●2006年9月,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牵头、多家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全面启动新医改方案的制订工作。

  ●2007年春节前,医改协调小组委托6家国内外机构进行新医改方案的设计。这6家机构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

  ●2007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加入到新医改方案的设计队伍中。同年6月,清华大学又成为第九套方案的设计者。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曾益新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结直肠科

曾益新,男,教授,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出生,1985年湖南衡阳医学院本科毕业,1990年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博士毕业。1992年-1997年留学日本、美国。1997年2月回国工作,被聘为中山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及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肿瘤研究所长,同年10月担任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及肿瘤医院院长(兼任实验研究部主任和生物治疗中心主任),2004年10月换届后续任原职,并担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留学期间,他在抑癌基因P21的调控机制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的作用机理方面获得国际原创性发现,在Oncogene、Nature Genetics及Natur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1997年,曾益新教授回到国内从事肿瘤研究工作。回国后,作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原中山医科大学肿廇防治中心)的行政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他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锐意改革,带领全中心职工努力进取,使该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美国著名M.D.Anderson癌症中心结成姐妹医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学术地位。1997年至今,他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及973等国家和省市级科研基金支持。同时,他在抗癌药物研究及鼻咽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在国际肿瘤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国际专利:尤其是鼻咽癌易感基因的成功定位,不仅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相关论文也发表在2002年8月的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Genetics》上,这一成果也是被评为2002年中国医药卫生十大科技新闻和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其主持的“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亦获得200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3年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和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45篇,其中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57篇,这些文章共被SCI收录刊物引用1058次。在科研、教学方面所取得突出建树,他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以及被评为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全国优秀骨干教师。曾益新教授还担任了肿瘤核心期刊《癌症》杂志的主编及一些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在他的领导下,《癌症》杂志近年来无论在论文质量、文章规范还是发表周期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被改录Medine/Index Medicus,显示出该杂志在学术界与时俱增的影响力;他主编的卫生部研究生规划教材《肿瘤学》(第一版1999、第二版2002)被评为2002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受到肿瘤学界同行的好评。曾益新教授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秉承“真实是科学的生命,创新是科学的灵魂”的宗旨,密切跟踪国际科研动态,注重学术队伍科研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制订出有效的科研激励政策和高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促进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在肿瘤学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础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绩。曾益新任职:中心主任、院长、所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EB病毒及相关疾病协会理事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外籍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临床荣誉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教授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