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以亚运会为契机 加强广州急救医疗体系建设

2008-02-17 20:24: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急救医疗体系是城市三大安全保障体系之一(110、119、120),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广州将在2010年举办第16 届亚运会, 亚运会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作保障。

  提案者:中国农工民主党广州市委员会

  理由:

  急救医疗体系是城市三大安全保障体系之一(110、119、120),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广州将在2010年举办第16 届亚运会, 亚运会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作保障。

  目前,我市急救医疗覆盖整个城区,每个急救站按照网络化布局负责相应地段急救,由市急救医疗中心和53个急救站组成急救体系。

  当前我市急救医疗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急救医疗体系缺乏整体性、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现象。

  目前我市急救网点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城区,纳入市急救医疗中心统一指挥管理的区域仅占全市陆地面积的20%,其中又分为部属、省属、市属、区属和部队管理的不同医疗机构。区划调整后,番禺花都、南沙、萝岗、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的急救医疗还未完全纳入广州急救医疗体系统一管理,部分区(县级市)120急救中心设在区人民医院,这样形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格局。而机场和亚运会主场馆恰恰分布在花都区和番禺区,如发生突发事件,将难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急救需求。

  2、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基础设施落后、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和经费投入不足。

  按照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大于400万人口的城市,急救中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配置救护转运车50辆,其中负压车5辆;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紧急救援中心装备卫星定位系统。”但是,目前市急救医疗中心占地面积不足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而且是临时用房,除了供设置接听120电话外无法满足其他业务需求。市急救医疗中心编制28人,扣除管理人员后,还不够接听120电话的人员需求(不足部分人员靠临聘解决),其人员专业构成未能达到三级甲等急救中心的要求。

  3、急救医疗机构装备水平不高、硬件设施落后。

  急救车辆、急救通讯设备和急救技术器材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硬件设施。而我市急救车辆大多没有装备呼吸机、除颤仪等重要心肺复苏设备,有的甚至连氧气瓶、夹板等简单设备都没有,出车大多只是起到搬运车的作用,GPS等先进定位系统未能全部配备,不利于应急指挥调度和监督。

  4、院前急救水平和专业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采取的由120统一调度、医院专科医师出诊的模式沿袭了近20年,但这些专科医师尤其是外科儿科、妇产科医师,到急诊科大多是轮转制,缺乏系统的院前急救技能培训,没有经过类似重大创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方面的严格训练,往往导致院前急救技术难以到位,大多是采取“拉回来再说”的单纯运输方式,无形中增加了重伤员或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总体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5、市民院前急救知识缺乏。

  据了解,广州市每年约8000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后,黄金抢救时间是4分钟,初步抢救极需现场目击者实施,边抢救边等待专业救护人员。但市民普遍未受过急救技术培训,加上由于交通等原因,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约需12分钟,远远超过4分钟内的黄金抢救时间。

  此外,交通事故、工伤、高楼坠下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伤,由于其他应急抢救队伍人员、家人、路人不懂得施救,或施救不当,贻误了伤患者的最佳救治时机,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在许多发达国家,急救技术和知识十分普及,如伦敦专门设有急救培训中心,每年参加复苏技术培训的多达50万人次。而我国急救知识的教育才刚刚起步,中小学校虽然开设急救知识教育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社会上对院前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没有普及。

  办法:

  据了解,北京上海非典之后,特别是近年来以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为契机, 分别投入巨资加强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目前基本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急救医疗体系。

  北京市的急救医疗体系是由1个市急救中心、15个城乡急救分中心和69个急救站等三级机构组成,拥有现代化的医疗救援指挥中心、数百辆急救车和一批技术精良、训练有素的专业急救人员,共同组成了北京市院外医疗救援保障体系。急救中心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上海市院前医疗急救采取的是独立型的专职从事院前急救服务的运行模式,由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与各郊区(县)的区域院前医疗急救中心(站)组成二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拥有独立的院前急救医疗机构、人员、急救装备及指挥调度运作系统,急救中心占地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

  广州市作为国内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大城市,市急救医疗中心的现有水平与北京、上海相比相距甚远,远未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随着2010年亚运会日益临近, 建设符合亚运会需求的急救体系越来越迫切。在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上必须创新理念,建立全市统一指挥体系与专业运行队伍,并倡导社会大救援观念。

  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队伍职业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等与国际接轨的急救医疗体系应该是今后广州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纳入到城市保障体系建设的整体范畴。

  进一步完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打破部门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 建立统一指挥和监督的全市医疗急救体系。全市只设一个市急救医疗中心,有利于调配全市的急救资源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对于番禺、花都、南沙、萝岗、从化和增城等区(县级市), 可设立二级分中心, 但应归属市急救医疗中心管理,使其规范化、职业化,同时,严格落实依法准入制度。在行政体制上,分别隶属于市、区(县级市)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进一步提高急救质量和缩短急救出车时间,避免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市急救医疗中心和二级分中心分别负责区域性日常急救工作,一旦发生重大灾害性事件,全市院前急救资源由市医疗急救中心实行统一指挥和调配。市医疗急救中心负有监督、技术指导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 建议120市急救医疗中心与110、119协同联动, 必要时统一调度、统一指挥, 并做到资源共享。

  2、加强市急救医疗中心的建设,增加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投入,建设一个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急救指挥中心和救治体系。

  (1)市急救医疗中心承担着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和重大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统一调度辖区内的卫生资源、现场急救、伤员转送以及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和会议的医疗保障任务,120急救指挥中心是整个城市急救体系的中枢,其不应仅仅是调度出车接运病人,要由“单纯运输”逐步转变为“院前急救与快速转运相结合”,更应具有监督、指挥和指导设在各医院的急救网点急救工作的能力。

  (2)由于120急救指挥中心负有监督、指导和制定准入机制(准予出车抢救的资格)的职能,这要求其设有培训中心,由高素质专业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和开展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规定办法和准入机制。另外,建议设立一支精干的跨专业的由急救中心直属的院前急救专业队伍, 以应对类似重大爆炸、车祸和火灾等重大突发事故的救援工作, 这支院前急救专业队伍要掌握各种灾害的应急处理、生命搜救、潜水和空中(直升机转运)救援等一般医护人员不能掌握的院前急救知识,其装备的救护车和救护设备应该是国际一流的,具备现场监控和指挥能力。平时还可对各医疗急救网点的医务人员进行院前急救的培训和演示,必要时还可参加国际救援工作。

  (3)对120电话接听人员要有严格的业务要求,要求医学本科以上学历, 最好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受过严格的院前急救技术和心理辅导知识训练, 紧急情况下可电话指导病人或家属进行初步的自我救护, 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尤其对欲自杀者)。此外,建议市急救医疗中心配备专家对基层医护人员通过电话或视频电话进行远距离技术指导 (这对于车祸、突发灾害、中毒事件和蛇咬伤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抢救尤其重要)。

  3、加强各急救医疗网点的建设,落实网点准入制度,提高急救医疗体系的科学管理水平。

  (1)加强设在各医院急诊科的急救医疗网点的建设。建议政府拨出专款对全市参与120指挥系统的救护车配备GPS等现代化定位指挥系统和装备车载便携呼吸机及氧气和负压吸引系统、便携监护仪和除颤仪等仪器, 使救护车真正具备院前急救的硬件设施, 切实改变部分救护车即“带担架的面包车”的状况。

  (2)加强对各网点参与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包括司机和担架员)的培训和考核,实行院前急救人员准入制度(参加出车医护人员或医技人员必须掌握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和维护生命稳定的基本技能)。为了节省医生资源, 宜逐步过渡到由受过专门院前急救训练的专业“急救技士”出车进行院前急救,以便急诊医师在医院急诊科更专心地接诊急诊病人,提高医疗质量。“急救技士”的培训和招聘宜由市急救医疗中心委托医学院进行培训, 由市急救医疗中心发给资格证书, 然后由各急救网点择优招聘。

  (3)加强各急救网点(医院急诊科) ICU等硬件建设和人员培训, 并严格按等级收治和转运病人, 对不具备收治危重病人条件的医院, 通过制定急救转诊条例强制这些医院将危重病人往符合救治条件的医院转诊,否则给予重罚,甚至取消资格。

  4、加强市民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加快普及初步急救技术的步伐。

  按照市政府的目标,在2010年举办亚运会之前,心肺复苏术等急救知识在广州的普及率要达到5%.现代化大都市的市民应该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这不仅代表了国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也标志着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有统计显示,如果伤者本人或现场“第一目击者”懂得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通过自救互救,50%以上的生命可能挽回。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掌握院前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

  (1)建立“第一目击者”培训制度,对警察、消防、公交、地铁、民航等公共服务性行业的相关职工制定急救知识培训规划。由于其工作性质,这类人群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到达救助现场,成为“第一目击者”。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完善培训社会救护员制度,快速普及他们的医疗急救知识。

  (2)继续推进红十字应急救助网络建设。市红十字会在原有基础上着力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建议全市各区每月举办一次急救知识普及班,可从热心报名的市民中选取志愿者进行免费普及。在普及急救知识教育方面,建议整合健康教育资源,普及面可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外来务工人员)。

  (3)加强对大中小学校学生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建议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措施,在学校开展院前急救常识教育,把救护培训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把普及急救知识与防火、抗震等紧急避难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建议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传播距离远、覆盖面大、时效性强的作用,以及社区居委会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特点, 对广大市民进行院前急救常识教育,提高全民院前急救知识水平和技能, 让更多的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市院前急救水平。 综上所述,对我市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建议逐步实行院前急救社会化、职业化,适时过渡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有效衔接,社会急救与医院的专业救治合理分工、功能明确。待条件成熟时,逐渐过渡到设立类似上海的独立的院前急救医疗机构、人员、急救装备及指挥调度运作系统,形成“统一指挥、分散布点、就近救护、分层分类、快捷有效”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