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专家质疑中国食品核污染标准严重滞后

2011-03-26 09:5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对于日本进口的鱼肉等食品是否存在核污染超标,学界专家对当前的检测标准提出了质疑,国家规定的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严重滞后。

  近日,处于对水产品核污染的担忧,韩国、香港等部分临近日本的国家和地区都暂时中断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但对于日本进口的鱼肉等食品是否存在核污染超标,学界专家对当前的检测标准提出了质疑,国家规定的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严重滞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向记者表示,地震发生后,该局对于日本输华水产品采用口岸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筛查、检测。

  据香港特别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介绍,香港主要使用检测辐射的仪器便能检测到表面有否辐射,同时也会抽样将食物搅碎,然后放入机器做快速测试,便可检测三种放射物质,包括-131,以及铯(caesium)两个同位素,这些检测每次可在十至二十分钟内完成。如在这方面的检测(结果显示)安全,便不用继续(进行测试),但如有任何疑问,便会将食物送到政府化验所,继续检验清楚是否有其他放射物质。

  然而,有业内专家对我国如何检测认定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是否被核辐射污染,以及相关国家检测标准GB号是否适用表示存疑。

  一位上海的食品安全专家向记者表示,对于各类水产品是否存在核污染难下定论。该专家认为,目前对于哪些指标才能代表已经受到核辐射污染,哪几个指标可以代表不存在核辐射污染的相关标准滞后。“包括现在的一些仪器检测都可能要在核辐射很高的情况下才能够检测出来,因而需要出台更为详细的标准来检测水产品是否存在核污染。”该专家认为。

  记者在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主管标准网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现行标准查询后发现,关于食品放射性物质检测以及浓度限制标准共有11个,包括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标准号:GB 14882-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总则(GB 14883.1-1994)等,全部是1994年出台的标准。

  上述专家表示,包括食品在内的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年限一般为5年,过了5年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这也意味着,目前通过官方网站可以查到在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的现行标准最晚是1994年的,这些标准是否适用于当前对日本进口食品核辐射的检测,专家表示质疑。

  对此,记者向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咨询,现在采用的检验标准是何种标准,直到发稿,暂未收到回复,我们将继续予以跟踪。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