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武汉“试药族”试药一次获千元 受试者权益待保护

2013-02-25 15:30:07荆楚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因在参与拜耳公司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休克等症状,84岁的张老太将拜耳公司及医院诉至法院。此事引发人们对试药的关注,武汉是否存在试药族?

  因在参与拜耳公司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休克等症状,84岁的张老太将拜耳公司及医院诉至法院。近日,该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一审宣判,跨国药企拜耳公司赔偿张老太5万欧元。此事引发人们对试药的关注,武汉是否存在试药族?本报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围绕着武汉上十家有试药资质的三甲医院,常年活动着上千名试药者,他们主要由贫困患者、低收入人群和大学生构成,依靠着每人每次600至1000元的试药补助,构建了一个年产值近千万的试药市场。

  故事1

  武汉可能有上千流动试药者

  “我不把自己抬高到神农氏那样的高度,可是也不应该卑微到不好意思告诉家人和朋友。”今年21岁的王海涛(化名)是一名在读的大三学生,已经做了三年的试药者,如何看待这一工作,让他纠结至今。

  来自湖北农村的王海涛家境贫寒,大一开学后,为了减轻家人负担,便开始了兼职试药。“刚开始也担心过健康问题,但考虑到是学长介绍,且又有不少校友参加,就壮着胆子去了。”王海涛对第一次试药经历记忆犹新。

  “我们一共18名校友在学长的带领下去了协和医院,一名男医生先给我们讲了药物试验的过程、要求、风险等,然后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进行了肝、肾、心电图等检查。”王海涛介绍,当时听医生说有风险,还颇为担心。

  接下来的过程很简单。“吃了一颗药片,喝了一杯白开水,然后就坐着看了一天电视,期间护士进来抽了12次血。”当学长将1000元钱交到他手上时,他感觉自己在做梦,“这钱赚得也太简单了点。”

  学长再三叮嘱,回学校后不要和同学、老师提起此事时,王海涛隐约感觉到不对劲。直到有一次生日,他请室友到学校附近一家饭店吃饭时,一位室友意中说到“没想到,当小白鼠,这么有钱啊,怪不得那么多人不要命跑去当呢”,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他。

  王海涛至今不敢将自己试药的经历告诉家人和朋友。

  目前,武汉上十家有试药资质的三甲医院,每年都会征召试药志愿者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每次试验结束后,志愿者将获得营养费、误工费等补偿,通常在600元至1000元之间。“江城‘试药族’应该有上千人,且不断有人退出,也不断有人补充进来。”王海涛说,每个医院每年都需要上百人来试药,围绕着武汉上十家有试药资质的大医院,应该有上千人。

  故事2

  90后女大学生成为“药头””

  “如果不是日子过不下去千万别去赚这钱。”连日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十名市民,对于试药一事,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现出排斥和不信任。

  虽然每次招募试药者时,医院都会通过媒体或者网络发布消息,但这种普遍的抵制心理,导致医院在招募试药者时往往不能一帆风顺。

  “医院不可能花费很大的精力专门去招募、组织和管理上百人的试药队伍,这就为中介的存在提供了可能。”王珊珊(化名)虽然是一名90后的女大学生,却已经是一名管理着近百名试药者的“药头”。

  王珊珊成为“药头”,纯属偶然。她的第一任男朋友是湖北医学院的研究生,通过导师接了一些招募试药志愿者的活,刚开始她只是帮忙,后来男朋友毕业后他们就分手了。男朋友去了北京,王珊珊就接过了“药头”位置。王珊珊说,活跃在武汉的“药头”很多,可是招募的人群却各不相同。

  “有的是以贫困患者为主,有的是以低收入社会群体为主,而我主要是招募在校大学生。”王珊珊介绍,因为在校大学生基本都能熟练使用电脑和手机,管理更为便捷。

  “以前是通过QQ群进行管理,现在是通过微信群进行管理。”王珊珊主要负责和有试药资质的医院保持联系,一旦需要试药者,她就通过网络进行沟通,确定试药时间、人数、集合地点。

  “每次抽取每名试药者150元的中介费,所以每次组织试药都有几千元的收入。”一年通过做“药头”究竟可以赚多少钱,王珊珊始终不愿意透露,“肯定比毕业后很多人的上班工资要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