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陈娟,穿了15年高跟鞋,脚骨凸出一大块,站一会儿就会疼。换上平底鞋,脚后跟、小腿疼痛,拄着拐棍才能走路。
医生诊断,她因为常年穿高跟鞋,患上拇外翻。医生建议,女士平时要选择宽松、鞋跟不超过5厘米的鞋子穿。
故事
穿了15年高跟鞋,她不能走路了
31岁的陈娟,是郑州市一所培训学校的英语老师。
她身高只有1.5米,高跟鞋成了其出门的必需品。
本来爱逛街的她,近期变得越来越“宅”她的双脚拇指严重变形,站一会儿就会疼。
陈娟从16岁上高中那年就开始穿高跟鞋。“除了上体育课,我几乎没穿过平底鞋。后来工作了,单位组织旅游,我也是穿着高跟鞋出行。”
穿了几年高跟鞋,她的双脚大拇指外侧凸出了“大疙瘩”。虽然穿凉鞋时不美观,但陈娟也没太在意。
最近,她只要穿上高跟鞋,站一会儿,脚上的“大疙瘩”就疼。换上平底鞋,脚后跟、小腿疼,拄着拐棍才能走路。
昨天,她到郑州市骨科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她患上了重度拇外翻,需要手术治疗,罪魁祸首就是脚上的高跟鞋。
专家
高跟鞋是“新时代裹脚布”
郑州市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燕冰介绍,近些年来,像陈娟这样的患者非常多。在燕冰看来,高跟鞋是“新时代裹脚布”。其害处远大于好处,是导致拇外翻的“罪魁祸首”。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人少有这种病。而现在城市多数女性有拇外翻,老师、售货员、空姐等久站的女性,是拇外翻的重灾区。”
据他介绍,门诊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5,绝大多数女患者有穿高跟鞋的经历。严重的女患者,多在未成年时就开始穿高跟鞋。
他说,人体负重集中在足跟、第一跖趾关节、外侧圆(也就是小脚趾一侧),而穿上高跟鞋后,双脚承受的压力增加5倍,脚的负重发生改变,导致大拇指外侧凸出“大疙瘩”,进而引发腿部肌肉疲劳,髋骨重心前移,脊椎变形。
提醒
女士少穿鞋跟超5厘米的尖头鞋
“足是人之根本,只有站得稳才能走得远。”燕冰说,女士在18岁之前尽量不要穿高跟鞋。
他建议,女士平时不要买太小、太尖、太紧的鞋子,脚趾前最好有一厘米左右的活动空间。而已经患上了拇外翻的女士,更要穿大一号的平底鞋。
如果因工作需要穿高跟鞋,建议当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按摩脚趾,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
(责任编辑:何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女性之所以对高跟鞋情有独钟,不仅因为高跟鞋可以增加升高,弥补身材娇小的不足,同时一旦穿上高跟鞋,身体重心后移,腿部相应挺直,臀部收缩翘起,胸部挺起,整个气场呈现出凹凸有致的性感风韵。无论是站姿、走资都会散发直接、强烈的时尚感和自信度。但是在时尚、性感的同时,你却在以健康作为代价。怎样穿高跟鞋才能美丽又健康?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