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大连尸体工厂否认用死囚遗体做人体展览

2012-08-23 08:51:08人民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8月中旬,哈根斯大连公司和其竞争对手大连鸿峰公司陷入“用死刑犯尸体做标本展览”争议中。对此,哈根斯和大连鸿峰均表示否认。大连鸿峰表示,该公司所用人体尸体来自无人认领的尸体。

  尸体从哪里来

  如果你去看病,有两医生在你面前,一个是看录像出身的,一个是解剖出身的,你愿意让谁帮你开刀动手术?”8月17日,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第四军医大学教授李云庆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抛出一个问句,他也曾这样反问学生。当时学生质疑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不用录像、多媒体,而还要去解剖尸体。面对动手术这个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出李云庆所料:“那还是(选)解剖出身的。”

  但在今日中国,医学院校解剖课无尸体可解剖已是常见现象,数十人围着一具尸体,甚至干脆只能看录像的医学院也不是个别的。李云庆说,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对塑化标本尸体来源都这么关心,却对准医生们没有尸体可以解剖这个关系每个人健康的问题不关心、不质疑。在他看来,生物塑化只是一种固定标本的技术,对于尸体标本严重不足的医学教育是很好的补充。

  医学院校尸体标本严重不足

  “我们学校本来是4个人解剖一具尸体,后来是8个人一具。高校扩招后很多地方一招就是两三千学生,就算按8个人一具,哪里有三四百具尸体给你解剖?不可能。”李云庆说,有的地方十几二十个人围着一具尸体,有的女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没有在尸体上动过一刀。

  医学院学生需要尸体标本来了解人体的结构,而有的医学院解剖课只能看看录像,有的地方把解剖实习课取消了,一方面学生太多,一方面没有标本。

  在李云庆看来,尸体标本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尸体来源不足,遗体捐赠相关立法迟迟没有破冰。另一方面是制作标本的技术人员不足,“没有人愿意做基础工作了”。

  “以前我们那里(第四军医大学)是最好的学生留下来当老师,最差的学生才做临床。而现在反过来了。”李云庆说,“标本不足,你必须要允许标本流通,否则一些医学院校就可以彻底取消解剖课了。”

  对于尸体标本严重短缺的医学院校,人体塑化技术就成为了补救手段。李云庆表示,塑化可以让标本重复使用,用来教学或科普展示,解决了教学标本的不足。塑化后可以做切片、断层,有利于医学影像检查。

  而且,以前尸体保存主要使用福尔马林,但福尔马林气味非常刺激,对人身体有害。替代福尔马林的液体也有,但太贵了。福尔马林现在一吨3000多元,替代液体价格往往十倍于此。塑化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有异味,可以循环重复利用。

  目前已进入捐赠阶段

  中国解剖学界一位从事解剖学研究数十年的资深教授介绍说,在最初那个阶段过后,解剖尸体的主要来源是无主尸体,“就是流浪汉等,一场大雪可能桥下就冻死好几个,没有任何证件、找不到家属。保管、检查死亡原因等,所有这些都产生费用又无人付费。民政局有时候就让我们帮忙保管,我们登报3个月,如果再找不到家属,我们就可以用做教学。”

  现在已进入第三个阶段,接受记者采访的医学院校老师有的表示现在已经过渡到以捐赠遗体为主,有的表示目前还是主要靠无主尸体。但这些老师都明确表示,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使用死刑犯尸体的情况。

  寻找尸源的多种渠道

  很多医学院校、机构都面临解剖尸体严重不足的问题,找尸体就成了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有的院校甚至指定专人负责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尸体来源。

  隋鸿锦状告哈根斯公司名誉侵权一案中的证人孙某,就曾任职于哈根斯公司,长期专司寻找尸体,2003年他在某医学院拍下了该院处理死刑犯尸体的照片,据孙某后来作证,那些尸体就是用于医学解剖。

  2004年,《卫生职业教育》刊登论文《人体尸体标本的收集》,其中提到收集尸体标本的多种渠道:1.通过公检法部门获取尸体,求得这些部门支持,将无主尸体或征得家属同意放弃的尸体或尸体器官收集,作为教学之用。2.通过民政部门获取尸体。当前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在逐渐增多,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死亡后,一般先由公安部门进行勘验,确定死因后,对非刑事案件的尸体,交由民政部门处理,若无法取得与其家属的联系,多数由民政部门负责出资火化。一方面,医学院校急需尸源,另一方面国家却投资火化尸体。因此,医学院校应该主动与民政部门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无法律争议的无主尸体及时收集处理,既满足学校教学需要,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此外还有通过医院、福利院、殡仪馆等多种渠道,而在国外的主流渠道———捐献,则被排在最后一位。

  捐献之所以排名靠后,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目前制度上的缺失。按照现行规定,只有红十字会或红十字会认可的机构才有权接受遗体捐赠,如果没有红十字会大力配合,则努力就无从谈起。而且遗体捐赠后的一些费用甚至需要捐赠者家属承担,这也极大挫伤了捐献者的积极性。而在德国,捐献者的丧葬费一般由受捐机构承担。

  人体塑化两巨头同题问答

  8月17日、20日、21日,大连鸿峰公司总经理隋鸿锦和哈根斯公司公关负责人盖尔分别接受了南都记者的当面、电话和邮件采访。

  Q 贵公司人体塑化标本有没有来自中国死刑犯的?

  A 隋鸿锦(大连鸿峰公司):没有,我们提供的塑化标本根本没有来自死刑犯的,从大连鸿峰建立第一天起,就没有一具。

  盖尔(哈根斯公司):我们严正声明,“人体世界”的人体标本展从来没有使用过无人认领的尸体或是来自中国监狱的死刑犯尸体。

  Q 那么贵公司的尸体来源是什么?

  A 隋鸿锦:无主尸体,我们是唯一公开承认使用无主尸体的。这些尸体来自医学院校的解剖尸体,它们的最初来源则是“无主尸体”,也就是因为冻、病等各种原因死亡而没有亲属认领的尸体。我选择了诚实公开承认尸体来源是无主尸体,而非像其他机构那样宣传全部来自捐赠,他们的宣传是否属实我不知道。

  盖尔:人体捐献项目是“人体世界”的尸体来源。截至2012年7月,本项目在全世界有超过13300位参与者,其中1138位已去世。大部分捐献者是德国人,人数第二多的是北美。我们只有一名来自中国的捐献人,我们相信中国人安葬逝者的文化使得较少中国人参与这个项目。

  Q 为什么不采用捐献遗体/无主尸体?

  A 隋鸿锦:目前国家规定只有通过红十字会以及红十字会认可的机构才能接受遗体捐赠,虽然我们展览时有很多参观者表达了捐献意愿,但我们也只能建议他们与当地红十字会、院校联系。目前我们的人体塑化标本没有一具来自捐献。当然,我们非常希望能够用捐献者的遗体,我去年还曾写过提案给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对遗体捐献立法。

  盖尔:冯·哈根斯博士在海德尔堡大学做研究时就已经清楚临床解剖和公开解剖的区别。前者的目的在于训练医科学生,对于尸体的使用无需经过首肯;而人体塑化以及公开的人体解剖展览则必须符合伦理,对于尸体的使用需要按法律规定征得知情同意。

  对于临床解剖来说,学生在解剖完一具尸体、把尸体的每部分都用于医学研究之后,尸体会被火化或埋葬,以任一方式被给予一种仪式性的终结。然而对于人体塑化而言,这种“终结”并不存在,尸体被保存至“永远,比木乃伊或者埃及法老都要保存得更久”。

  哈根斯认为,没有征得当事人法定的知情首肯而将其遗骸塑化并展出的行为,是毫无伦理道德依据的。

(责任编辑:廖颖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