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煤七年拯救儿子
“爸爸,您一定要注意身体啊,您千万别有什么意外……”24日上午,新桥医院泌尿外科病房,33床的郑乃瑜“开心”地告诉父亲,自己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但听见电话那头阵阵咳嗽声,他和母亲顿时泪流满面。
19岁的郑乃瑜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市观角镇偏僻的农村,家境贫寒。他12岁时,因全身浮肿,被诊断为急性肾衰和肾病综合征。小瑜称,时年48岁的父亲郑行会为了给他挣更多医药费,拖着病体到当地小煤窑挖煤。七年来,他花掉的10多万元费用绝大多数是父亲挖煤挣来的。
隐瞒伤情为儿捐肾
今年1月,小瑜病情恶化,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虽然家中早已空空如也,但父亲再次借来6万元,将儿子送往新桥医院。
今年8月初,经专家诊断,肾移植是小瑜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但小瑜患上乙肝,医生不主张手术。“医生,只要儿子能比我多活一天,我也安心了,希望你们能理解一个父亲。”泌尿外科医生张平说,小瑜父亲朴实但让人震撼的话,让在场的专家动容,并因此改变主张。随后,医生为父子俩进行肾配型检测,配型结果十分成功。
该科护士长王安静说,配型成功后,医生叮嘱老郑在手术前必须休息好,否则本就虚弱的身体受不了。但郑行会不听劝告,悄悄回到老家再次到煤窑挖煤。
9月14日,离小瑜手术还有10多天时,郑行会被运煤车撞伤。
19日,55岁的郑行会拄着拐杖赶到医院,并一再哀求医生不要因此耽误手术时间。“看到他拄着拐杖,在病房里蹒跚走动,病友们和医护人员都流下热泪。”
9月25日,移植手术顺利完成。10月8日,郑行会为节约开支,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就悄悄出院,希望继续打工为儿子挣医药费。
如山父爱感动众人
同时,小瑜为了早日为父亲分忧,找医护人员和病友帮忙,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出院后就能上班。
众病友被小瑜父子的真情打动。小瑜术后需要吃大量昂贵的抗排斥药物,但由于没钱购买,一些病友纷纷将自己吃的同类药物分给他一半。同时,泌尿外科领导决定,对小瑜实行最大限度费用减免,并与药企联系,希望对小瑜给予赞助。据了解,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小瑜所需的5万元左右的抗排斥药物,有望免费。
(责任编辑:黄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