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体疾病博物馆对游人开放。馆内展出各种患病器官和人体部位,使参观者能亲眼目睹人患病后的“惨状”。
展品丰富
人体疾病博物馆位于悉尼东郊新南威尔士大学校园内,展品原本供这所大学医科学生学习所用。
馆内展出超过2000个器官和部位,展示出人体患病后的各种症状,令人触目惊心。
游客能在博物馆有机玻璃展示柜里看到吸烟者黑色的肺、肿大的甲状腺、鸡蛋大小的乳腺癌肿块、因患痛风性关节炎而畸形的膝盖、生了坏疽的脚等。
博物馆馆长罗伯特·兰斯当介绍,这些展品大都有50至60年历史,看起来仍然“鲜活”。一只展出的手与活人手别无二致,只是指尖上有一条细细的皱纹,好像手的主人刚舒舒服服地泡完澡。
富有深意
法新社13日援引兰斯当的话报道,人体疾病博物馆很有教育意义,人们能亲眼看到吸烟、吃高脂肪食物等不健康习惯如何影响身体。
人们游览时还能戴上耳机,一边参观一边听病理学家讲解展品的录音。
兰斯当说:“只需读一读展品的历史,就能了解死者生前是否曾吸烟或肥胖。无论是对普通大众还是对病理学家或医生来说,了解这些(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亲眼看到它们。”
他说:“因为皮肤显露在外,所以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它的变化,却较少关注内脏器官。其实人一生中,器官会发生很大变化。”
他解释:“饮食和运动习惯都能促进改变,人们在这里能看到这些。”
稍有不适
兰斯当介绍,博物馆开放数星期来,游客多是老年人,“这也许是因为他们与疾病接触更多,还可能认识患有其中某种疾病的人”。
兰斯当说,一名患石棉肺病的游客曾来博物馆参观。石棉肺病是由吸入石棉粉导致的肺部疾病,无法完全治愈。虽然这名游客较熟悉石棉肺病的症状和病因,但他只想看到自己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过,部分游客看到展品后感到恶心、不适。一群常来参观的高中学生说,刚开始参观会感觉“不堪入目”和“令人作呕”。
兰斯当说,人们对大脑、脚和手反应最强烈。但“还没有游客昏倒,少数游客感觉快昏倒时,就停下来歇一歇,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他们慢慢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展品)”。
(实习编辑:焦卉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8月15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的新研究:患有乳腺癌并需要化疗治疗的孕妇,不应该因为怀孕放弃治疗或提前分娩。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