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何时奇彩再现

  今年是中国的盛事,北京的地铁通道和地铁成了展示民族文化的五彩画廊,剪纸、布艺、风筝、泥人、玉雕等等的民族工艺宣传画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这才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头里、溶在每个中国人血脉里、回响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梦里的东西;这正是我们曾几何时我们有意或无心丢失的一份记忆;这更是我们走失时最能铭记、凭此以待重逢之日的一枚胎记;这最终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名片,传递着生生不息和自强不息的信念。

  而这又不止是一个个精神的图腾,在这个消费的社会里,它被激活成一个个金币的符号,在这些背后,是一大批的无烟产业蓬勃兴起,富了中国人的脑袋,满了中国人的口袋。

  这其实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该坚持民族,还是走向世界,一般的结论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在医药方面呢?

民族医药的落后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

  中国有56个民族,文化方面,至少56个民族的文化基本上有平等面对公众的机会。在医药方面,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成系统的就有8种之多,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然而知道传统医药除了中医、蒙医、藏医、苗医之外还有其它的人非常之少,了解其疗效、施之于治疗的人就更是寥寥无几了。什么造成了民族医药在公众视野和生活中的缺失呢? 什么造成了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滞后呢?

  产业的问题与经济息息相关,但从来都不单纯是一个经济上的问题。

  它是一个历史问题,从近代起,东方国家开始衰落,西方的近代文明取代东方的古老智慧,成为一切领域的霸主,东方国家的所有东西都难以摆脱“落后”的身份歧视,医学也是如此,阿拉伯的、印度的、埃及的、非洲的医学在当今世界医药界的名称是“替代性医学”或“补充性医学”,用以说明那些没有被西医学涵盖进入的医学的存在,这一概念本身就带有一种俯视的姿态,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几千年来种族得以繁衍、生命得以延续、健康得以保障,这背后支撑它的医学体系不能说强大,一定也是非常不可小觑的吧?难道说在西方医学没有诞生之前人们都在万古的黑暗当中任凭疾病的侵扰而只能等待死亡别无选择吗?我们今天回顾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谴责谁,而是要看清一个民族医药逐渐衰落的历史原因。

  历史的背后还是权利的故事,被剥夺了基本主权的国家,是没有发言权的,整个国家都忙着逃命的时候,几个人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医学是管用的”? 在整个国家都反对四旧,学习西方的现代文明的时候,几个能有勇力和毅力默默地坚持“我们的自己的医学不是迷信”?

  当历史已经远去,经济和政治都已是焕然一新的时候,我更相信这是一个国家人们的文化自觉问题。重新审视我们所走过的路,重新思考“我们是谁?”“我们是怎样的?”“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医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它影响人对整个世界和生命的认知。也许我们也该听听那些和我们距离遥远的少数民族是怎么思考生命、怎么发展医学的,这不是某种民族主义,而是说,作为现代人,应该有更开放的思维来接受各种的观点。

(责任编辑:张叶)

返回资讯首页编辑:张叶 监制:文建国
将此专题推荐给朋友收藏此专题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

我来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点击查看
注册
欢迎你,jessfgs [个人中心] [咨询医生] 退出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