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跨国医药集团谋局中国

2010-01-21 10:0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受益于新医改的驱动,跨国医药集团“扎堆”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受益于新医改的驱动,跨国医药集团“扎堆”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跨国医药集团谋局中国


  新医改掀起跨国投资热

  2009年11月3日,瑞士诺华制药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备忘录,拟在未来5年内投资10亿美元,在上海建立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针对中国的高发疾病从事新药的基础研发。此前,该公司已投入2.5亿美元在苏州常熟建设新型全球技术中心。

  20天后,德国默克集团处方药业务部默克雪兰诺总裁埃玛·萨克尼宣布,计划今后4年内投入1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北京建立一个全球研发中心,以加强其全球研发能力。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是该公司继在瑞士、德国和美国之后建立的第四个全球研发中心,研究领域包括生物标记物、药物基因学、生物分析等;同时开展肿瘤、神经变性疾病、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以及生殖、内分泌等新药的开发,完成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上市报批等全过程。

  埃玛·萨克尼认为,目前中国对保健医疗的需求日益上升,而“中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日益完善的政策环境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郑重承诺,强大的研发人才队伍及患者的临床需求,都使其决定投资建立中国研发中心”。

  他引用有关市场调研机构的预测称,到2011年,中国制药市场容量将超过3100亿元人民币,会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药品市场。

  2009年全年,几乎平均每个月就有一家跨国医药企业宣布在华增资,其频繁程度可见一斑。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这些全球性的跨国医药集团“扎堆”中国主要受益于新医改的驱动,新医改8500亿元的蛋糕是跨国医药集团“眼馋”中国市场的动力,为此跨国集团不惜转变已有策略,推出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来“曲线进入”中国市场。

  截至目前,仅在上海一地,外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已达80多家,占上海外资研发中心总数的38%,位列全球500强企业的12家世界知名制药企业中,已有9家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很多企业都在减少自身投资,但是这似乎不适用面临新医改重大机遇的中国医药(27.35,-0.16,-0.58%)市场。新医改为跨国医药集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它产生的巨大需求促使跨国医药集团加大“扎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未来势必会掀起一股投资热潮。而它们进入中国也对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有好处。

  调整自身政策以适应新医改

  中国的医药行业在经历了2006年的低谷、2007年的逆市反弹之后,从2008年开始,终于迎来了曙光。2008年,中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7583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利润总额749亿元,同比增长24%,发展迅猛。

  从2009年开始,在新医改方案的带动下,中国医药产业更是加大马力高速发展,2009年上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其中6月份增长13.9%,新医改8500亿元的巨额资金投入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这些需求也引来跨国医药集团的注视。

  新医改方案给中国医药行业提供了一次大规模扩张的机遇,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的确定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扩大了医疗服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这似乎对一直注重高端市场的国外跨国药企没有任何影响,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新医改实际上为国外跨国药企带来一次机遇,而且这个机遇对他们来说求之不得。新医改提出之后不久,一些跨国医药集团就纷纷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想分新医改的一杯羹,8500亿元的市场投入使得跨国药企迫切进入中国市场。

  郭凡礼认为,即使在现阶段跨国药企的利益难以彰显,它们依然乐此不疲,因为从长远来看,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它们可能会放弃能为它们获得高额利润的专利药而转战利润低的非专利药市场,它们也可能拓展它们以前看不上眼的二线、三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它们现在的低头可以让未来获得更多。

  其实,不管是转战非专利药、拓展农村市场还是加紧步伐进入中国市场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都是跨国药企调整自身政策以适应新医改的一种表现,它们通过调整这些策略,希望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以进入到新医改中来。总的来说,新医改会促使医药市场的继续扩容,将为国外药企带来大量的需求。

  然而,它们的到来会对国内的医药企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今,在中国销售药品的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产品的比例差不多是一半一半的,现在外资企业转战利润比较低的非专利药和农村市场,抢占了资源和市场,削减中国药企的市场分额,这对于中国药企特别是中小药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中国中小企业再不实行一些兼并重组,那么就会在基本药物制度和国外跨国药企的“内外夹击”下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

  生产和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

  自从美国制药企业礼来公司在上海建立中国研发总部后,欧洲最大的医药集团赛诺菲-安万特也在北京落户了全球的第四大研发中心,业务涉及药物基础开发和临床研究等多个方面,而拜耳在北京建立全球性研发中心、罗氏启动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上海罗氏制药工厂扩建项目成立中国亚洲药品合作部都说明了外资企业调整策略以迎接新医改的到来。

  随后,还有前述瑞士诺华制药、默克集团在上海、北京的布局。

  郭凡礼指出,8500亿元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外资医药企业加大步伐进入中国市场,而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就以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来实现,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省成本、在中国大幅度开拓本土市场、与当地龙头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最后逐步控制当地的销售网络,它们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朝新医改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去。

  他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医改对跨国医药企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方面,中国政府增加医药领域的投资,普及医疗卫生服务,将不断增加中国对医药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跨国医药企业在疾病预防、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居于全球领先水平,新医改的进行也使得跨国医药集团可以参与其中,对跨国医药集团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