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张林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刘张林:我国香港地区、日本和韩国都是我中药材和饮片出口的主要的市场,他们对中药材和饮片出口的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对于硫磺熏蒸导致的二氧化硫残留,这个显然对人体是有害的物质,在这方面,韩国规定的标准最为严格。
2007年9月,韩国发布了《关于草药中重金属的规范和测试方法》修正提案,此后又发布了《关于草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物的规范和测试方法》的修正提案,把72种草药中二氧化硫的最高限量修订为每千克30毫克。由于国内市场上的药材很多都是经过硫磺熏制加工的,一些出口韩国的药材企业遇到了很多困难。
刘张林:需求量增大之后,如何进行晾干,如何进行保鲜、防蛀这些研发方面,显然这个投入不够,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不够,加上有一些药贩子故意地以这种经过熏蒸的这种来冒充更好的质量
由于市场上熏过硫磺的药材普遍存在,药材的来源以及加工、运输、仓储的过程很难监控,每年,中药材出口企业为了收到满足韩国、日本客户要求的无硫药材,要花去不少人力、物力和科技的投入,这使企业的成本加高了近20%。
刘张林:首先你如果是要种植的话,你比在市场收的话,一般你不高出10%是不行的,再你在检测过程中,会发生检测的费用,你要购置设备,要增添实验室,要有人员,还有检测的这些过程,你要提高仓储的条件,这样下来也应该占到20%。
专家告诉记者,对于规范这种硫磺熏蒸药材的行为,减少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建立相应的国家标准是最首要的问题。虽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经发文,治理硫磺熏中药材的问题,2010年版的国家药典也提出了检测药材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但是,国家相关部门对中草药材的硫含量始终没有具体、统一的限量标准。
周洵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周洵:目前来讲,因为现在国家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就是比如说我一个恒定指标,含硫量多少,所以这个东西很难就是执行起来有很大难度
张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
张媛:我们要严格的控制好限量,也就是说你要把药材当中的二氧化硫限量,要确定下来,这样我们有可以有一个标准可以去执行。
很多专家也告诉记者,现在大多数药材的储存问题还是靠硫磺熏蒸来解决,要想保证药材无硫或低硫,需要有很好的烘干技术和先进的仓储设施来支持,但是在药材储存方面,我国很多地方还依赖于落后的硫磺熏蒸技术,也没有先进的仓储和物流系统,
周洵:仓储条件很差,所以现在我们也提出,市场必须要建立标准化的仓库。
刘张林:可以由政府出资,或者是企业化运营来建立大的公共的仓库,供给这些药农、药贩子去储存。
而日本、韩国等国家在药品烘干和仓储技术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周洵:在日本东京,有一个很大仓储的物流中心,基本全日本的中药材,他们汉方药基本都是从那仓储过和流通过,当然它的比如说储存条件也好,它的物流手段也好,它的管理都是包括检测,很限制,很严格。
张媛:你比如国外仓储食品用到像这种冷冻干燥,一些低温干燥的方法,还有像红外干燥,滤波干燥,他们研究的气调养护,就是防虫,效果非常好,而且很经济,而且还能保证安全。
主持人:早在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专门下文,禁止采用硫磺熏制中药材,2005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药典,也删除了中药加工中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但是在陇西当地,却一直在使用硫磺熏制中草药。事实上除了陇西,各地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像银耳、莲子、黄花菜,甚至是救人性命的人参都存在着用硫磺熏制的现象。更让人痛心的是,有的地方竟然在中药材的种植环节就使用大量的激素等违禁肥料来提升药材产量。在中医典籍中,药与毒就相差一线,适量叫药,过量叫毒。希望我们的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标准,严格执法,不要再让救命药,变成害人毒。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