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虎 甘肃省陇西县中药材经销商
田小虎:现在老百姓对硫磺熏蒸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老百姓坚决不打硫磺了。
陇西县省产的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中医药产业已成为该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对于部分药农和加工户用硫磺熏蒸药材的行为,一直存在着监管困难,没有替代方法的问题。在节目播出后的一周内,相关部门检查了当地药品生产企业17家,批发企业21家,仓储户5家,中药材加工户66户,涉药单位48家;查处中药饮片违法违规案件1起,没收硫磺331公斤以及一些熏蒸硫磺的用具,监督销毁使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1.5吨。
舒建国 甘肃省陇西县药材经销商
舒建国:我们现在要规范加工,规范管理。
主持人:我们看到,陇西县的执法检查总共发现并销毁了1。5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我们希望经过这一次的执法行动之后,绿色药材这个概念能真正深入人心。事实上,当地人很清楚用硫磺熏制药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那么药农和经销商为什么要对药材进行硫磺熏制呢。
主持人: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接触会出现眼红、流泪、呕吐甚至说话能力下降、吞咽困难、憋气等症状,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和消化道黏膜产生严重的损害作用,对肝肾功能也有直接影响。而工业硫磺往往含有铅、砷等重金属,长期接触对人体危害极大。那么,为什么陇西的中药材要经过硫磺熏制呢?来看记者调查
定西市下属的陇西县、渭源县、岷县等几个县都是盛产药材的地方,陇西县也是全国有名的黄芪和白条党参的产地,而首阳镇就是陇西县内最大的药材生产基地。走在首阳镇的街上,随处可见加工黄芪和党参的人们。那些人都是附近的药农,他们被收药的贩子雇过来,将收购来的药材冲洗、整理,再用机器将整理好的药材切片。尘土飞扬的空气中,不仅弥漫着中药味,更夹杂着一股酸味,甚至盖过了药材的味道。
商贩子:呛人
记者:这有点酸味是吧。
药贩子告诉记者,那股酸味,是硫磺熏过药材的味道。
药材经销商:熏过的你基本上闻就可以闻出来。它那个熏过的话虫子就不会进去了。虫子进去也就被熏死了。
药材贩子告诉记者,没有熏过的药材不好保存,如果生了虫、发了霉,就得用硫磺或再次熏蒸。他们收上来的这些已经切成片的药材,都是药农用硫磺熏过的。
记者:这个要是再生虫子怎么办?
药材经销商:这个生虫子你就得用那个磷化铝或者是硫磺熏了。
药材贩子告诉记者,药材被硫磺熏过之后会产生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但是由于保存困难,所以药农们一般还是会用硫磺熏一下。记者向一位贩子询问,是否能买到没熏过硫磺的药材。
药材经销商:基本上这边都熏了,不熏放不住。
药贩子:这边儿没有不熏的,不熏颜色不好看,买主也少
那位贩子告诉记者,熏过硫磺的药材看起来要白不少,卖相好很多。
药材经销商:熏过的吧,就是那种特别白的。你看那种。 那个党参。
记者离开了镇上的店铺,又到了首阳镇旁边的南门村,村子里既有自家种药的药农,也有一些组织村民加工药材的作坊。走在村子里,许多人家都在门口冲洗、晾晒药材,记者走进了一家加工党参的作坊,那家作坊也同样以熏蒸硫磺的方法保存药材。
记者:这全是熏过的吗?
药材经销商:这全是熏过的。
记者:这怎么熏啊?怎么能看出来呢?
药材经销商:这个颜色就比那个没熏过的好,颜色不一样,越白越好看。
收药的老板告诉记者,药材不熏硫磺是保存不住的,到了七月份,不打硫磺的药材就会生虫、发霉。而打了硫磺,可以让药材至少三年不生虫子,如果想要保存的更久,还可以反复熏蒸硫磺。
药材经销商:硫磺一打,你保存三年都没问题,我们这边还有保存十年的,2003年非典的货现在都在手里面。
药材经销商:过一段时间熏一点,过一段时间熏一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