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EB J:你属于夜猫子型人群还是云雀型人群?这或许取决于机体的肠道菌群!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题为的研究报告中发现,云雀型人群和猫头鹰型人群之间或许存在某些肠道菌群的差异。
2021-11-30
Ergonomics:新发现!司机在驾驶时竟会无意识地每小时摸脸近30次!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rgonom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司机平均每小时会摸脸26次,如果其洗手不充分的话可能就会传播病菌甚至引起机体感染。
2021-11-30
Nature:新研究揭示ALK激酶激活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利用领先的结构生物学技术,更详细地揭示了ALK是如何通过配体结合而被激活的。
2021-11-30
Nat Immunol:揭秘维生素D和机体炎症发生之间的关联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维生素D的功能如何减少免疫细胞所诱发的炎症,这或许与严重COVID-19期间机体的反应有关。
2021-11-29
Nat Cancer:一种新型组合性疗法或能有效克服对免疫疗法耐受的癌症类型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新型临床试验后发现,将放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或能作为一种抵御这些耐药性癌症的新型疗法。
2021-11-29
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的整体特征和m2型极化抑制剂的鉴定
M1-和m2型极化的巨噬细胞在细胞代谢和细胞功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这里,蛋白质组学和磷酸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相结合,提供了在 M1 型与 M2 型极化的诱导阶段发生的细胞代谢、细胞功能和信号通路的时间变化的综合表征。
2021-11-29
MK2通过b-TrCP泛素连接酶促进Tfcp2l1降解调控小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
作者证明了b-转导蛋白重复含蛋白(b-TrCP)以Tfcp2l1为靶点,以一种依赖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激活蛋白激酶2 (MK2)的方式进行泛素化和降解。
2021-11-29
Sci Adv:科学家识别出一种新型的血液癌症和潜在的靶向性疗法!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型,其能利用数百名患者的DNA和RNA遗传数据来识别出负责从未被识别过的血液癌症亚型—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定基因和遗传改变。
2021-11-26
Sci Adv: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基于水凝胶的传感器 或能检测机体发生的伤口感染!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凝胶的传感器,其或能用来检测开发性伤口中所发生的感染,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其所开发的传感器以及当进行检测时这种传感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1-11-26
BMJ:所有婴儿都应该在出生时进行基因组测序吗?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MJ上题为“Should all babies have their genome sequenced at birth?”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围绕这一话题开展了辩论。
2021-11-26
Prev Med:生活方式因素或会增加非肥胖人群和肥胖人群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even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生活习惯或许在预测非肥胖个体(并不仅仅是肥胖个体)患代谢综合征风险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1-11-26
The Lancet子刊:震惊!自2000年以来全球人群对抗生素的消费量增加了46%!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从2000年以来,全球抗生素的消费量增加了46%,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一些地区尚缺乏抗生素的治疗机会。
2021-11-25
Nat Commun:癌细胞或能帮助周围邻居细胞逃避死亡从而对化疗产生耐受性
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癌细胞如何对特定疗法产生耐药性。
2021-11-25
Cell Metabol:新发现!在机体抗衰老和维持代谢健康方面 日常膳食或许明显优于药物!
来自悉尼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比较了饮食和药物对细胞内在工作机制的影响及差异,结果发现,营养或许所产生的影响更大;研究者指出,在控制诸如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等疾病上,人类的饮食结构或组成或许要比药物更强大一些。
2021-11-25
CANCER CEll:揭秘乳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
近段时间来自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展开了相关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其分子机制。
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