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应效仿英国、墨西哥和匈牙利等国家对含糖饮料进行征税。但是吃甜食就意味着你更容易超重或肥胖?
在最新的研究中,迪肯大学高级感官科学中心(CASS)的科学家们发现,甜味、饮食和体型大小之间没有紧密联系。
这个全面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驱使人们吃含糖类型的食物不一定会导致体重增加,CASS教授Russell Keast说。
“甜味,食物摄入量和肥胖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我们发现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测量的甜味与BMI并无关系,腰围测量并不是那么令人惊讶。”Keast说。
Keast教授说,他们的研究结果感觉这个潜在糖税非常“有趣”。
“如果我们研究的结果是糖和BMI或腰围测量之间没有关系,那么剔除糖就是不合理的,所以人们应该更关注整个饮食过程。”他说。
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者参加了16项独立实验,期间他们品尝了一系列商品甜味剂(从自然糖到人工甜味剂)。研究人员对甜味品尝进行的多种措施实施了一系列强度评估。参与者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被测量,参与者也完成了对他们食物摄入量的问卷调查。60名参与者年龄在18岁到52岁之间,28名是男性,32名是女性,其中有38人在正常体重范围内,有22人超重。
Julia Low博士的研究报告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是,感官甜度和总能量摄入量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
“所以你感官越多的甜味剂就越有可能摄入高能量饮食。”Low博士说。
“全球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率持续增长,肥胖的结果需要对食物摄入的驱动原因加以了解。”Keast 教授说。
“品尝无疑是食物摄入的一个驱动因素,但缺乏甜味和BMI之间的关联增强了减少肥胖复杂性的有效策略。我们对食品供应中高强度甜味剂和它们在保持体重中所起的作用需要更好的理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孩子太胖未必是好事,胖嘟嘟或许代表着已经患上小儿肥胖症。小儿体重严重超标,不仅会直接影响孩童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为成年疾病的易发埋下伏笔。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