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肺癌患者,不同的医生做完手术后,患者的情况却千差万别。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高树庚教授认为主要是因为临床规范没有到位。癌症日渐普遍化、年轻化,让人们谈癌色变。有句话不就这样说的吗?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肿瘤是良性的。在众多癌症当中,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近五年来,我国新增了71.6万名肺癌患者,就意味着,每十万人口当中就有32.8人是新增的肺癌患者。
外科治疗仍是目前肺癌诊疗的最重要手段,而肿瘤外科治疗的规范性,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前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高树庚教授在第六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上这样说道:“在技术创新和推广普及的同时,外科治疗规范和肿瘤切除原则必须遵守”。
近二十年来,肺癌手术日渐成熟,我国肺癌手术的外科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肺癌外科手术变得轻松,通常只需要半小时左右就能做出一台非常完美的手术,肺叶切除也只需三天就能出院,但是要怎么达到好疗效,这就成了目前的难题,这就要求医生在手术做得漂亮的同时要做到诊疗规范。
在肺癌手术当中,术前的诊断和规范是手术的前提。如果术前不规范,会导致患者该做的检查没做,不该做的检查做了,有转移的癌细胞没查出来而直接做手术的话,会影响手术效果。那怎么规范呢?高树庚教授提出了这三建议。
术前诊断与检查的规范性是前提
术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准确分期,选择正确的治疗策略,要防止检查过度或检查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要思考,IA期玻璃成分为主的早起肺癌,骨扫描、脑核磁是否必要?
外科切除手术的规范性是根本
切除范围的规范:IA期肺癌,切除的范围要研究。在以前的经验当中,只要经标准发现是恶性肿瘤,就要进行肺叶切除,但是现在形式变化了,发现早期肺癌越来越多,发现的直径越来越小,有的小于2厘米的周围型肺癌,如果直接切除肺叶,就会太可惜。所以对于IA期肺癌就要切除肺叶这个问题,要具体看肿瘤的情况。
IB-IIIA期肺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在清扫淋巴结的时候,如果过度清扫,会容易出现并发症。淋巴结清扫及采样是外科手术的必要组成部分,常规至少应整块清除或系统采样三组纵膈巴结。I~III期肺癌在术前规范纵膈分期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前提下,推行淋巴结清扫。术前影像学显示纯GGO为主,可选择性采样I~3组。
中心型肺癌,在技术可行并保证切缘的前提下,推荐袖状切除。
在进行手术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熟练程度来进行手术方式,不能一味追求新,如果别人用机器人,外科医生就都选择机器人,时间耽误久了,会引发病人大出血。
术后随访和数据库建设是支撑
不是治疗完了,手术就完了,术后随访很重要,手术之后这个病人发生了什么情况,什么时候复发,复发了之后怎么治疗,这也是外科诊疗的规范性之一。只有数据库建立起来了,术后随访才能拥有大数据,才能更好地提升医生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数据库的建设是通往肺癌外科治疗未来之路的基石。
所有的规范都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只为让更多肺癌患者受益,对肺癌的诊疗规范,将会延长每年几十万肺癌病人的生存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在未来,肺癌外科手术能规范,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