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卫生部以药店为检查重点组织开展了“整治消毒产品违法宣传疗效和添加药物专项行动”,云南、陕西和安徽三省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在药店销售的67种标识“消字号”的产品标签、说明书不合格,存在宣传疗效,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问题。
2010-05-25近几年,紫砂煲成了炊具市场上的明星产品,销量也是连年上升,而消费者选择紫砂煲看中的无外乎就是商家所宣称的健康、营养、养生等等概念,说白了就是使用这种紫砂煲做饭做菜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然而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这种打着健康招牌的紫砂煲背后却另有玄机。
2010-05-242010年1季度,安徽省质监局组织在合肥、六安、安庆流通领域共抽取文胸样品50组,经检验合格39组,抽样合格率为78%.5批次产品质量较差被曝光,涉及华宜雅、汾芳王、贴身侍卫、露蒂诗、爱薇茜等品牌。
2010-05-24家装建材行业还有一招忽悠咱们老百姓:挂羊头卖狗肉。就木制品而言,最为“经典”的一招就是所谓的“实木”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销售者一再强调并且保证产品是“纯实木”制造,然而等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纯实木”实际不过是“细木工板贴木面”的“李鬼”。
2010-05-24贵阳市民詹先生到朋友的门面里去帮忙,当时一名油漆工正在用油漆刷墙壁。10多分钟后,詹先生顿感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四肢麻木,后被送到医院检查,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诊断为化学性周围神经损害、毒性气体吸入性中毒。
2010-05-24在青羊大道开药店的刘明这几天很纳闷,每天总有人问他有没有可以驱蚊的手镯卖?“我只晓得有遭蚊子咬了后用的消炎类药,或者蚊香、灭蚊器等。手镯驱蚊?没听说过。”上网搜索,他才发现,是一种声称能让蚊子集体“罢工”的驱蚊手镯,目前在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中悄然流行。
2010-05-24一粒粒晶莹剔透、色彩绚丽的小珠子,放在水中浸泡五六个小时后,居然会“长大”,还会“生”出许多“小宝宝”……这种被称为“海洋宝宝”的玩具不仅让小朋友爱不释手,不少家长也喜欢把它们放进透明玻璃瓶中当装饰品。然而,就是这些漂亮的小玩意,却被检测出含有镁、锌、钛、锰、硼、钡、氯、硫等化学元素,有可能会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
2010-05-24本来是想买个玩具哄小孙女开心,没想到买来的玩具弄得小孙女腹泻、脱水。近日,市民张女士把销售劣质玩具的商场告到了莱芜市消协,最终获得了1000多元的赔偿。
2010-05-20美国俄亥俄州南区联邦地方法院13日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部分家长本月11日以宝洁公司生产的帮宝适纸尿裤造成他们的孩子皮肤问题为由起诉该公司。
2010-05-16 女孩一年多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喝水得了癌症?一个帖子惊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塑料瓶底暗藏可怕的秘密!阿联酋一个12岁的女童,因为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症,而致癌的秘密就在瓶底——最近一段时间,这个传言在网上疯传。那么,塑料瓶底到底藏着什么秘密?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4月底,强生下属的麦克尼尔公司发表声明,以产品质量不能完全达标为由,紧急召回43种儿童用止痛发烧药水,包括药房常卖的Tylenol(泰诺林)、Motrin(美林)等药品。这已经是一年之内的第四次召回。在今年1月,强生又被起诉陷入“贿赂门”。有国外的品牌专家称,近期的系列事件,恐怕已经令强生百年的品牌形象名誉扫地。
2010-05-13全国首例食品包装质量安全消费维权案——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状告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商城的老边饺子馆和东来顺饭庄使用劣质有害餐盒一案,昨天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复兴路法庭开庭审理,尽管当庭没有宣判
2010-05-11经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卫生纸都是用回收纸再生而成,为“白点,柔顺点”,常添加荧光剂等多种化学助剂。业内人士称,人体皮肤与荧光剂长期接触可致癌。而目前国家卫生纸生产标准,对有关化学试剂的添加并没有详细规定。
海口市民陈先生就一次性购买了 5000个塑料瓶灌装冰水保鲜,不料3天后抵达杭州时,大部分塑料瓶竟已破裂,原本洁净的冰水却变成了脏水,2000多斤荔枝被污染作销毁处理,导致陈先生损失惨重。更让陈先生想不到的是,他返回海口找到塑料瓶厂家查看时发现,加工原料中竟有医疗垃圾!
2010-05-05尽管中国大陆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但江西南昌有“毒”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依然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