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咳嗽老不好?分清4种类型对症下药

2022-08-29 15:30:44
核心提示:很多人一咳嗽,立马就会联想到感冒,于是吃一大堆的感冒药,结果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咳嗽反而越来越厉害。这是咋回事呢?

很多人一咳嗽,立马就会联想到感冒,于是吃一大堆的感冒药,结果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咳嗽反而越来越厉害。这是咋回事呢?今天,为小伙伴们解答迷津!

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普通感冒

轻微咳嗽不一定是坏事

咳嗽本身是对身体的自我保护,有利于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有害物和异物,我们不需要对这种轻微咳嗽用药。另外,如果吸进去的异物,因为咳嗽的抵抗,异物才不太容易进入到肺里,减少感染的机会。

但是当咳嗽变成了一种习惯,有事没事都要咳嗽几下,而且根本不受喉咙控制时,还有就是剧烈咳嗽影响到了生活,这样的咳嗽就不再是简单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理反射了,而是疾病的表现,需要找准病因用药治疗。

根据症状,简单判断咳嗽分型

咳嗽,不同的人症状表现有时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咳痰,有的人干咳,有的咳嗽痰黄,有的咳痰稀白……但是大体可以这样判断:

1、风热咳嗽

常常伴发于热伤风,特点是咳嗽频繁,喘气声音粗,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上发热,鼻流黄浊涕,口渴等症状。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宜食菊花、梨、枇杷、罗汉果、荸荠、莲藕、芦根、鱼腥草、苦瓜等食物。

2、风燥咳嗽

此类咳嗽在秋冬季节多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

治疗原则: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宜食用百合、枇杷、藕、百合、蜂蜜、梨、银耳等食物。

3、痰湿咳嗽

消化不良的人容易得这种咳嗽,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吃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欲不佳、身体困重无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有时候咳嗽会伴有恶心、反胃、呕吐的表现。

治疗原则:重点在于健脾燥湿,兼顾化痰。宜食用、陈皮、茯苓、薏苡仁、山药、芡实等食物。

4、风寒咳嗽

常常伴发于感冒着凉,特点是咳嗽声音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疼痛等症状。

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宜食紫苏、葱、姜、蒜、香菜、金橘等食物。

还有一些复杂咳嗽,往往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常见的有“寒包热”或“热包寒”等,患者即同时有喉咙痛、大便秘结等热象的症状,又可能同时有咳白痰、半夜咳等寒象症状。对于这些复杂的咳嗽,建议患者不要轻易尝试自己辨证,找专科医生进行辨证治疗。

缓解咳嗽小贴士

咳嗽“三分治疗,七分靠养”,咳嗽时,除了遵医嘱服药外,日常的细心呵护也少不了。

1、适量多喝温水,可以帮助缓解咽喉部的刺激,同时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稀释痰液,帮助排痰。

2、调整生活饮食习惯,如避免咖啡、坚果、高脂饮食等或辛辣刺激性食物,睡前忌食。戒烟,尤其是在慢性咳嗽时。

3、如果入睡时咳个不停,可以适当将枕头垫高一点,或用吸入蒸汽的方法通过潮湿的空气助其清除肺部黏液而平息咳嗽,同时改善睡姿,可侧卧以保持气道通畅。4、如果有痰咳不出来时,在前胸和后背(左右肺部的位置)由下往上有次序地拍打,尤其要拍打背部和胸部下方痰液易积聚的部位,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专家更多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